金秋时节,什地镇五方村的高粱红了,这里不仅孕育着饱满的高粱穗,更承载着什地镇农文酒旅融合发展的梦想。
产业打底,红高粱种出好光景
“第一次见这么大面积的高粱地,太壮观了,很适合带娃来!”游客张女士赞叹道。什地镇五方村500亩火红的高粱穗子铺满大地,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游客们漫步于田间栈道,伸手触碰饱满的穗子,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五方村的高粱并非普通农作物,而是酿酒高粱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地和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承载着国家高粱技术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使命。
今年,该村在原有种植规模基础上新增200余亩,形成500余亩的丰收景观。由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精心培育的优良新品种“金糯粱9号”,预计亩产可达500公斤,每亩产值约2000元。不过,高粱种植技术要求较高,9月上旬是最为适宜的收割期。
文旅融合,高粱地变成风景线
什地镇的高粱种植不仅是农业项目,更是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春日的油菜花,夏日的美酒音乐节,秋日的红高粱,已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新名片。为方便游客观赏,村里新增了观景栈道、1处观景平台和1处风景拱桥。
眼下,这里的高粱已成熟,每日吸引上千名游客前来打卡。漫步观景栈道,穿过风景拱桥,站在观景平台极目远眺,饱满的高粱穗低垂着头,仿佛在向远道而来的游客致以秋日的问候。
据了解,9月4日至高粱收割前,什地镇将举办第二届高粱丰收节,推出特色集市、丹青绘景、农脉寻根、趣味互动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带动当地文旅消费,增加农民收入。
酒香为媒,农文酒旅相互赋能
什地镇的农文旅融合不止于高粱。今年酒博会期间,该镇主动融入绵竹发展大局,携手绵竹第二大酿酒企业东圣酒业,积极探索农文酒旅味融合发展,成功举办“2025绵竹美酒音乐嘉年华什地分会场”活动。
其中,“东圣时光音乐节”和“什全食美”促消费系列活动,让市民和游客既能品尝特色美食,又能获免费赠饮。每到夜晚,什地镇文化广场便成了欢乐的海洋,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气势磅礴的诗朗诵《将进酒》,重现诗仙李白对酒当歌的豪迈;古典舞《醉太平》衣袂飘飘,尽显东方韵味。
政策引领,深化改革谱写新篇
什地镇的实践正是绵竹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缩影。绵竹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其中提到构建酒旅消费新场景,推进什地镇农酒旅融合示范区。
从高粱地到酒文化广场,从田间地头到国际舞台,什地镇正沿着绵竹市规划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蓝图稳步向前。高粱红、美酒香、音乐美、文旅兴——这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绵竹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