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汉旺镇牢固树立“防胜于救”的理念,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狠抓各项防汛措施落地落实,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修复工程提质升级 筑牢民生安全屏障
走进汉旺镇拱星集镇社区4组,一堵崭新的挡水墙映入眼帘。记者了解到,这堵长达600多米的挡水墙,在前段时间的暴雨天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有了这堵挡水墙,下雨时水被牢牢挡在了外面,太管用了,让我们感觉很安心!” 拱星集镇社区居民陈大姐满脸欣慰地说。
据了解,汉旺镇白溪河水毁修复工程拱星集镇社区段于今年4月开工,6月底顺利完工。工程不仅新建了挡水墙,还拆除了附近损毁的桥梁,让河道顺畅行洪,让周边居民不再受洪水侵扰。
据了解,白溪河水毁修复工程群新村段全长600多米,采用生态折叠笼技术,在强化防汛功能的同时,兼具涵养水源、修复生态等多重效益,实现了防汛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
“为切实保障白溪河沿线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向市政府专题上报并获批准后,于今年4月启动了白溪河水毁修复项目。” 据汉旺镇水利员杨阳介绍,该项目总投资998万元,覆盖汉旺镇群新村、白溪河村、拱星集镇社区,对2.13公里长的白溪河实施综合治理,包括疏浚河道0.61公里,新建及整治护岸1.93公里。其中,白溪河上段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下段按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
截至目前,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白溪河上游右岸护坡、下游右岸平台及护坡、下游左岸护坡全部完工;白溪河村砼板修复工程全面收官;2号桥与1号桥桩基施工完毕;波浪桩完成 30%;1号桥防浪墙完成60%,新增的2号桥防浪墙完成 80%。如今,一套完善的防护体系已初步形成,为守护沿线群众安全筑起了坚实屏障。
聚焦重点精准施策 织密立体防护网络
“当前正值主汛期,河道水位波动大,严禁下河戏水,请原路返回。” 在汉旺镇楠木沟沟口卡点,工作人员杨国富一边劝导试图进山的游客,一边细致讲解汛期安全注意事项。
“这段时间我们实行2人轮班制,24小时不间断值守。除了劝离涉水游客,每天还要进行两次巡逻,重点排查道路是否因降雨出现垮塌、河道是否存在淤堵导致水位上涨等情况。” 杨国富说。
目前,汉旺镇已在楠木沟沟口、群新村进山口等4个地质灾害易发关键点位设立防汛卡点,向过往村民和游客普及防汛知识,引导群众远离河道及危险区域。为进一步夯实汛期安全防线,该镇组建了1支政府抢险队、2支民兵应急排和27支村(社区)抢险分队,定期开展防汛演练,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防汛宣传。线上通过QQ群、微信群等发布气象预警、防汛知识等;线下依托“村村响”广播循环播放防汛提醒,组织党员干部入户宣传防汛避险,普及防范暴雨、山洪应对等应急知识。
下一步,汉旺镇将持续绷紧安全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实抓细防汛各项工作,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