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群体就医需求千差万别,如何整合资源,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剑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组建16支党徽闪耀先锋志愿服务队,新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以“党建引领+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将优质医疗服务延伸至残疾人群体的“最后一米”。
“平时饮食要清淡点,哪里不舒服,有啥需要就给我们打电话。”4月30日上午8点过,剑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徽闪耀先锋志愿服务队队员带上药包和宣传单,来到辖区居民张大哥的家中,为其进行康复理疗,宣传各类健康知识。“现在医生上门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我们,避免了来回跑的麻烦。”张大哥感激地说。
前些年,张大哥在工作中意外受伤,导致双腿二级残疾,终身只能依靠轮椅出行。为将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资源从“家门口”延伸到“家中”,剑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诊室“搬”进残疾人家中,党徽闪耀先锋志愿服务队队员定期上门为其送医、送药,进行面对面随访、点对点巡诊,切实当好残疾人的健康管家。
“我们党徽闪耀先锋志愿服务队由党员医生+护士组建而成,通过前期开展‘敲门行动’,精准掌握了残疾人群体的就医需求。针对部分康复理疗、训练周期较长的残疾人,我们会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并建立上下联动、多层次就医的康复微信群,真正实现‘病床设在家,医生走上门’。”据剑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婷婷介绍,中心还通过设立“党员志愿服务日”,为残疾人群体提供理发修甲、家居保洁、代购代办等“十小”服务,同时为肢体障碍者提供“居家微康复”训练包,为精神障碍者实施“阳光心灵”干预计划,不断提升残疾人的生活品质。
每天上午9点,居民罗大姐都会来到剑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的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康复训练。“我的手因受伤导致三级残疾,影响了日常生活。在这里不仅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医护人员还会定期给我们开展心理辅导,让我们重拾对生活的热爱。”从过去的内向自闭到如今的开朗阳光,罗大姐的内心感慨不已。
近年来,剑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做实居家服务基础上,新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通过开展康复训练、文娱活动等“一站式”服务,不断提升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打造医养结合基地,通过将“医”和“养”有效对接、专业服务和志愿服务有机结合的路径,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老年群体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和生活照料服务,极大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态,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减轻残疾人的家庭负担。
“今年,我们还争取到了省级智能化康复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建成投用后,设备将更加完善,人员将更加专业。”赵婷婷表示,剑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残疾人群体康复服务体系,切实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