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绵竹沿山公路两侧的梨园迎来丰收盛景。圆润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与葱郁的枝叶交相辉映,将连绵山峦点缀得生机盎然。络绎不绝的游客漫步果园,采摘新鲜梨子,品尝甘甜滋味,在欢声笑语中体验采摘乐趣。
7月17日清晨,九龙镇棚花村的千亩梨园在晨光中苏醒,郁郁葱葱的梨树林间弥漫着清甜果香。村民万茂奎穿梭其中,动作麻利地采摘着成熟的梨子。“我在梨园务工,现在正值翠冠梨丰收季,亩产达3000多斤,每斤售价5元,日销200多斤。”他告诉记者,梨产业既带动了乡村旅游,又增加了村民收入,让大家生活更有奔头。
步入梨花湾,满目葱茏的梨树枝头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培育,这里的梨子香甜多汁,游客们不仅能体验采摘乐趣,还能欣赏到迷人的山野风光。
近年来,借助“花果畅享季”持续举办,种植户朱旭芳将梨园规模扩大至40亩,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和现代化管理技术,显著提升梨子产量与品质。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村民发展果树种植的热情日益高涨,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
“去年,我又新引进的翠玉和秋月两个品种,不仅甜度更高,还让采摘期延长了一个多月,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说起梨树种植,朱旭芳眼里闪着光。他和妻子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种植技术,每天雷打不动地到果园巡视。从修剪枝条到疏果施肥,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沿着沿山公路蜿蜒前行,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的梨子销售摊位构成了一道靓丽的乡村风景。在九龙镇棚花村4组,果农万大爷特意选了个显眼的位置支起摊位。“5元一斤,先尝后买,保证满意!”万大爷家的5亩梨园里种植着翠冠、雪青等品种的梨树,凭借优质的品质,每天都能稳定销售上百斤,给家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近年来,绵竹梨树种植产业蓬勃发展,种植面积达5000亩。沿山镇村的农户们普遍掌握了专业的果树栽培技术,使梨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农业部门创新服务模式,组建农技专家团队开展“田间课堂”,通过“手把手”教学实现果园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策略,组织果农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全面提升种植技术水平,推动本地品种提质增效。与此同时,当地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李子、葡萄、水蜜桃、猕猴桃等特色水果产业,构建起多元互补的现代果业体系,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