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网络中国节·端午】绵竹:端午将至 手工粽子走俏市场

索  引  号:${InfoData.gk_index} 文  号:${InfoData.doc_no} 发布时间:2025-05-26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关  键  词:${InfoData.topic_key}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端午将至,粽叶飘香,小小粽子包裹着经历千年而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在我市大街小巷,传统手工粽子凭借其独特的口感与匠心工艺,依然占据着许多人的味蕾与记忆。

5月26日,在仁泽街,摊主田容华正忙着包粽子,两片翠绿的粽叶、一把白花花的糯米、一根细绳,在手里几经翻转,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包成了。看着她熟练的包粽子手法,过往市民常被吸引购买。

田容华摆摊卖粽子已有28年,每年端午节前夕,都是她最忙碌的时候。“我只卖最传统的白味粽子,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搭配红糖、玫瑰、花生碎、黄豆面、黑芝麻等蘸料。”田容华说,她每天要包三四十斤糯米,大概有四五百个粽子。最高峰的时候一天要包上千个粽子。

交谈间,田容华向记者详细介绍了粽子的制作方法。先将买来的糯米洗干净泡好,再将粽叶洗干净处理好,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状,将糯米填充进粽叶里,再把粽叶向下折,把糯米完全包裹住,再进行封口、捆绑,形成一个三角形。手工粽子因为价格实惠,加上现包现煮看得见的新鲜,很多老顾客都喜欢到她的摊位上捎几个粽子带回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不少商家在传统口味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口味追求。在仿古街一家手工作坊,琳琅满目的粽子被摆放在店铺的显眼位置。店主孙祖丽正忙着赶工,卷、填、压、捆……一片片粽叶、一粒粒糯米在她的巧手下,转眼间就成了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

“我们家的粽子主要分甜粽和咸粽,有绿豆粽、红豆粽、紫米豆沙粽、蛋黄鲜肉粽、剁椒排骨粽、卤肉粽、红烧肉粽等30多种口味,都是手工现包的,最近一段时间粽子供不应求,好多都是打电话提前预订的。”孙祖丽说,浸泡糯米、修剪粽叶、调配馅料,与工厂标准化生产的粽子不同,手工粽出货比较慢,四五个工人每天都在连轴转,最忙的时候甚至要通宵赶工。今年还新推出了“四龙珠”鲜肉粽和“七龙珠”鲜肉粽,选用上好的东北五常糯米、蛋黄和五花肉,美味又健康。

“这家店的粽子品类繁多,大人小孩喜欢吃的口味都能买到,手工现包的看着放心,吃着也安心。”正在选购粽子的市民陈红英说,端午节都有吃粽子的习俗,她每年都会提前购买一些送亲戚朋友,还可以自选口味包装成礼盒,送人很方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市场上的手工粽子每个价格从1.5元到38元不等。虽然距离端午节还有几天时间,但街头巷尾火热的粽子销售场景,已经让人们提前感受到了节日的浓厚氛围。无论是传统口味的坚守,还是创新口味的探索,粽子作为端午佳节的标志性美食,依然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