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乡村振兴】玉泉镇:一脉活泉润泽兴旺产业

索  引  号:${InfoData.gk_index} 文  号:${InfoData.doc_no} 发布时间:2025-05-06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关  键  词:${InfoData.topic_key}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今年五一期间,我们养殖的南美对虾每天销售到成都的酒店及批发市场的销售量达500余斤。”位于玉泉镇玉江村的中科水产养殖技术员许磊对记者说。在养殖虾车间一排排圆柱型的养殖高位池内,对虾在恒温池中跃动,这场延续千年的泉涌,正激荡出乡村振兴的澎湃新声。

眼前的每个高位池面积35立方米,每个池子养殖的对虾产量相当于室外露地一亩地池子的产量,养殖的高密度南美对虾,一般约在2个多月便可上市销售,一个池子年可养殖五六批次的南美对虾。

2024年4月,玉泉镇引入投资5亿元的凡纳滨对虾数字化养殖项目,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合作打造全省首个零污染海水模拟养殖基地,通过全球领先的养殖技术加持,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全封闭恒温循环水养殖模式,模拟自然海洋生态养殖环境,并实现水体全循环、零排放,养殖产品通过了“无抗”和“生食”认证,培育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南美白对虾等绿色水产品,充分体现了农业新质生产力。

“绵竹产”的南美白对虾特别干净,虾体晶莹剔透,微微泛着蓝光,长势好的虾体能达到40克一只。许磊告诉记者,好水才能养出好虾,得益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技术支撑,整个养殖过程已经实现饲养自动化、尾水处理自动化、水质监测实时化,每条产品生产线年产能达6万斤鲜虾。据该项目负责人称,养殖产品包括凡纳滨对虾等绿色海产品,将年产优质凡纳滨对虾1.5亿尾至1.7亿尾,年创产值约1.8亿元。项目与村集体组织采用“村企合作”模式,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20万元。

▲图为将于今年5月底投入使用的对虾养殖二期项目

清冽的泉水穿越千年时光,不仅浸润着古镇的文脉,更在阡陌田园间流淌出产业兴盛的画卷。近年来,玉泉镇立足泉水资源,以境内百口活泉为依托,坚持“传文化、保水源、提风貌”原则,积极开展泉水保护和泉眼打造工作,配合玉泉千亩平坝竹林,打造“泉映竹影”的恬静安逸人居环境,探索出一条产业旺、环境美、治理优、民风淳的跨越式转型道路。

玉泉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入驻玉泉镇一年多来,带动了当地河滩地的开发利用,探索了农业生产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目前这里养殖南美对虾用工20人,待今年5月底二期养殖项目投产后,预计可解决当地上百名群众就业。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