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德阳绵竹:以“路”为笔 描绘乡村致富景

索  引  号:${InfoData.gk_index} 文  号:${InfoData.doc_no} 发布时间:2025-02-24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来源:人民网 关  键  词:${InfoData.topic_key}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绵竹市旅游景观大道。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绵竹市旅游景观大道。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2月18日晚上6点,在位于德阳绵竹市汉旺镇牛鼻村的绵茂羌家菜餐馆里,数十张餐桌有序排开,锅里翻煮的耗牛肉香味弥漫,老板陈波迎来了一天最为忙碌的时刻。“雨天地滑,走路时慢一点。”他一边叮嘱大家,一边和员工一起备菜、上菜,招呼客人。

10分钟后,一辆旅游大巴缓缓驶到餐馆门前。车停稳后,陈波迅速迎上前去。与屋外的寒冷不同,他单薄的毛衣上冒着热气儿,额头上布满了细小的汗珠。“忙,客多,我们每天晚上都要翻桌。”陈波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疲惫,但更多的是喜悦和满足。

41岁的陈波是茂县人,前些年一直在外务工,生活的改变主要得益于绵茂公路的建成通车。“2023年,我回到老家茂县后,本打算就此安定下来。但年底在绵竹自驾游时,发现绵茂公路绵竹段车流、人流巨大。经过多方考察后,最终决定在沿线开个小餐馆,主营我们茂县的特色餐饮——牦牛肉汤锅。”陈波说。

经过前期选址、装修, 2024年9月,陈波的餐馆迎来了第一波客人。凭着热情的服务、新鲜的菜品、独特的羌家味,很快,他的餐馆就名声在外,进店消费的客人络绎不绝。仅2024年10月,陈波餐馆接待的游客就超过7000人次,销售收入超过20万元。如今,在他诚信经营下,餐馆依然保持着超高“人气”。

“我们一家人准备在汉旺新城买房定居,小孩也接到汉旺来读书。”说起未来,陈波的眼中满是憧憬。

陈波幸福生活的蝶变,是绵竹市积极融入成德同城化发展,打造外联互通、循环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生动写照。

当前,绵竹市正紧扣“交通+旅游”融合主旋律,以具有发展潜力的景区景点为关键节点,打造“慢游”交通网络,倾力建设“产业致富路”“生态旅游路”。

虽然2025年春节已经结束, 但孝德镇年俗村依然年味十足。

推门进入“年俗·年舍”民宿,三三两两的客人正在小院里围炉煮茶,民宿管家方兰蓉穿梭于厨房和大厅间,忙着准备茶歇和特色餐点。这栋由闲置房舍改建而成的民宿,不仅盘活了村集体资产,更成为当地的重要经营项目。

“自川青铁路开通以后,为我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量,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的房间全部客满。”在方兰蓉看来,一条路,不仅连通了产业链上下游,更是串起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年俗村与川青铁路绵竹南站仅相距400余米,有着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为服务好游客,近年来,村里设置了水月荷塘如意渠、迎春图景观墙、年雕塑古戏台等别有韵味的景点,游客接待中心、大型停车场、农家书屋等公共设施也在逐步完善。该村还探索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农民变“股民”,开发旅游、观光、住宿服务等24类经营项目,打造一站式年文化景区,为村民增收提供了新支点。短短3年内,年俗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突破100万元的巨大飞跃。

趁着春光,在田野乡间、村头巷尾漫步前行,不少村民继续讲述着路畅、村美、民富的美好故事......    (周韵、廖辉)

孝德镇年俗村一角。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孝德镇年俗村一角。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游客在陈波主营的特色餐馆就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游客在陈波主营的特色餐馆就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游客坐高铁到绵竹过周末。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游客坐高铁到绵竹过周末。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