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竹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一道色泽金黄、软糯滋润的传统小吃——凉糍粑,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一大早,记者来到做了三十多年凉糍粑的王爷爷家中,亲眼目睹了这道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其制作工艺简单却别具风味。
早上7点,王爷爷一家已经将糯米淘洗干净,整齐地摆放在大盆中,准备下锅蒸制。王爷爷说,制作凉糍粑的原料非常关键,必须选用上等糯米,经过精心挑选和淘洗,才能确保最终成品的口感。
糯米下锅后,王爷爷一边观察着蒸笼中的糯米,一边向记者介绍凉糍粑的制作流程。当糯米蒸至软烂时,王爷爷迅速将其取出,放入石臼中,他的儿子王晨便开始舂捣,直到糯米逐渐变得软糯且有弹性。王爷爷再将其取出,扯成小块,然后按成扁圆形,再裹上豆粉。接着,将制作好的凉糍粑一个个整齐地摆放在箱子里。一切准备妥当,王爷爷便可以出摊了。
王爷爷告诉记者,制作凉糍粑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掌握。蒸制糯米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凉糍粑的口感和品质。而舂捣糯米的力度和次数,也需要根据糯米的软硬度进行调整。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却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才能掌握。
在王爷爷的精心制作下,一块块色泽金黄、糯软醇甜的凉糍粑新鲜出炉。它们不仅外观诱人,口感更是令人回味无穷。王爷爷说,凉糍粑搭配特制的玫瑰酱、芝麻酱或白糖食用,口感香甜滑爽,沁人心脾。
“我非常喜欢吃凉糍粑,特别是有芝麻酱和玫瑰酱的搭配,入口凉爽,唇齿留香。”顾客张莉佳表示,她每次回绵竹都会来买凉糍粑,王爷爷家的凉糍粑很有韧性,很好吃。
这道看似简单的传统小吃背后,却蕴含着王爷爷三十多年的匠心精神和独特技艺。他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这份传统手艺传承下来,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凉糍粑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