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高考日期的临近,考生难免倍感压力,甚至出现焦虑的情绪。如何缓解考前紧张,保持良好的状态应对高考?5月24日上午,记者就此采访了绵竹市师培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唐建华。
“良好的考试状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平稳的心理状态,二是健康的身体状态。”唐建华说,一个积极的心态对考试的正常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考生要学会以顺其自然的心态做尽全力之事。当考生感到焦虑、紧张、迷茫时,可以进行深呼吸,多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语言暗示,告诉自己:我一定行!其次,要学会做松松紧紧的“橡皮筋”。不间断的学习会导致身心疲惫,考生要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保持适度的运动和休闲活动,比如散步、听音乐、唱歌等,既可以释放压力,又能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考生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科目特点,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把握好每个科目的重点。同时,考生还要注意保证规律饮食和充足睡眠,保持健康活力的身体状态。
那么,在高考前家长们如何做好孩子最坚实的后备力量呢?唐建华表示,在高考备考冲刺期间,家长要向孩子传递积极的认知理念,鼓励他们乐观面对,帮助他们释放紧张情绪,少一些唠叨、指责和训教,使孩子充分感受到家长的情感支持和精神依靠,并从父母那里获得对高考的正确态度。家长要充分理解和接纳孩子考前的不良情绪,多给予陪伴。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倾听他们的苦恼,与之沟通交流;在孩子需要独处的时候,家长也要及时“撤退”,留出空间,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们的复习计划和节奏。要努力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和作息,让孩子能够顺利度过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