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项目推进篇】绵竹: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撑起经济增长“硬脊梁”

索  引  号:${InfoData.gk_index} 文  号:${InfoData.doc_no} 发布时间:2023-12-26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关  键  词:${InfoData.topic_key}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2023年,绵竹市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52个,1至10月完成预期的119.8%。今年26个新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达100%。一浪高过一浪的项目建设热潮背后,是绵竹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集中力量抓项目、集聚资源推项目、集合政策促项目,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谱写绵竹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快”字为攻 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进度”

冬日寒风凛冽,但在剑南春大唐国酒项目建设现场,“热度”和“速度”却丝毫不减。  

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项目谷壳蒸煮车间已经建成。3号、4号酿酒车间建设现场,工人们各就其位,焊接、起吊、安装等施工作业正紧锣密鼓地铺开。预计到明年5月,各班组将逐期完成设备安装和筑窖并投入生产和使用。

“5号、6号酿酒车间正在进行主体建设,其它子项目也全部开工建设。”剑南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邓晓春说,为确保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公司锚定目标任务,强化统筹调度,通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多点施工等方式,力促项目建设不断刷新进度。市级相关部门落实全要素保障、全过程服务,高效化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破解瓶颈障碍,助推重点项目早建成早投用。

大唐国酒生态园项目建设拟投资30亿元以上,拟新建10个曲酒车间(含目前已在建设和报建的5个曲酒车间、后期计划建设的5个曲酒车间),新建车间各班组均配备机械化酿酒生产线和酿酒直燃节能系统,逐步新增曲酒生产能力5万吨/年以上。新建陶坛酒库和大罐酒库,增加曲酒储藏能力10万吨以上,使公司基础酒储存、勾调能力达到25万吨至30万吨以上。项目投产后,将为绵竹白酒产业新增年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新增年税收20亿元以上,无论是从产量还是销量,剑南春集团公司都将再创历史新高。

走进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建设现场,科研楼、行政楼拔地而起,美观大气。2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上,设备飞速运转,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忙碌。“目前我们已建成厂房3万平方米,生产线一条,其它子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之中。”川发龙蟒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省级重点项目,公司以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一次次刷新项目进度表,朝着目标冲刺。

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占地800亩,计划总投资120亿元,主要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20万吨磷酸铁、5万吨碳酸锂及配套产品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建成投产,二期项目计划于2026年12月建成投产。整个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税收12.84亿元,吸纳就业3000余人,有利于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为打造“中国锂都、千亿园区”注入强劲动力。

项目是增量之源、振兴之本。今年以来,绵竹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深入践行市委“三五三三”发展思路,在装备制造、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筑牢稳住经济大盘的“压舱石”。目前,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剑南春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项目、绵竹市城区停车场建设项目等52个省市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为绵竹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民生为本 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双提升”

项目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今年以来,绵竹市从提升城市品质、加快交通建设、完善配套设施等方面多向发力,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民生重点项目建设,持续为民生“加码”,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走进马尾河生态湿地公园,北侧水系已基本打造成型,湖泊仿若弯弯月牙,与远处巍峨青山相映成趣。微风拂来,水面涟漪荡漾,风景美如画卷。

在观鱼跃驿站、青影驿站、山林驿道等功能景观建设现场,火花四溅、机声轰鸣,运输车辆来往穿梭,工人们正忙着砌筑墙体、浇筑楼板、铺设草坪。连日来,广大建设者利用晴好天气,在确保安全生产、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机械人员、分区同步施工等方式,加快培植公园绿化,平整园内主干道路,完善基础配套工程,初步形成了“城河相依”的生态景观。

马尾河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总投资4.34亿元,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88.93亩,分为河道整治和生态绿地两个工程。项目充分尊重生态基底,旨在重塑人与自然的联系,以马尾河为核心,通过沿河绿道串联起城市形象展示区、竹林探索区、多彩活力运动区、湿地景观体验区、滨湖艺术休闲区、花海游赏区六个独具特色的景观风貌区,着力打造集生态修复、文化展示、湿地体验、科普教育、运动培训、休闲露营、儿童游玩、活动庆典于一体的城市滨河公共空间,进一步提升城市魅力。

日前,记者走进绵竹市第六水厂看到,原水通过取水管网源源不断地输入水厂,依次流经沉沙池、网格絮凝池、平流沉淀池、反冲洗滤池和清水池,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确保水质达到生产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后,通过配水网管输送到汉旺镇以及绵竹城区千家万户,全面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用水。

临近中午,汉旺镇居民杨正荣准备做饭。他拧开水龙头,清冽的自来水哗啦啦地流了出来,他赶紧清洗蔬菜,起锅烧油。“以前小区经常停水,就算有水,水质水量也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第六水厂建成投用后,我们都非常高兴,感谢政府为我们办的实事。”杨正荣高兴地说。

作为我市水资源保障能力提升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绵竹市第六水厂及管网配套项目建设进程备受市民关注。自项目建设以来,市级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锚定目标、攻坚克难、挂图作战,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目前,绵竹市第六水厂净水厂工程已基本建成投用,开始向汉旺镇和绵竹城区试运行供水,形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同时供水模式。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今年以来,绵竹市建立健全机制,开展走访调研,聚焦重点项目开工率和完成率,及时研判分析,了解项目建设情况,以“保姆式”跟踪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推动项目更好扎根落地、开花结果。

项目动起来,信心强起来。绵竹市将继续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实现加速蝶变,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