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热点】记者调查:绵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尴尬”

索  引  号:${InfoData.gk_index} 文  号:${InfoData.doc_no} 发布时间:2023-10-20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关  键  词:${InfoData.topic_key}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绿色号牌”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走入千家万户。然而,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建设是否完善,公共充电桩能否满足市民需求,成为车主和消费者普遍关注的话题。目前,绵竹市公共充电桩建设和使用情况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现状:绵竹累计建成充电桩310个

扫码、缴费、插枪……10月15日下午6点,在市体育中心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市民张乾伟正在给自己的爱车充电。“开电动汽车从成都到绵竹用了不到20元,花费相当于燃油车的三分之一,我觉得很划算。”

今年年初,张乾伟购买了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用于日常在绵竹市区出行或是往返于绵竹与成都之间。在他看来,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环保、节能、省钱等优势,再加上近几年充电桩数量的增加,充电较为方便,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购置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日常出行的工具,一辆燃油车和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成为很多城市家庭的标配。

新能源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充电桩建设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绵竹市发改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杨庆表示,近年来,绵竹市积极落实上级关于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部署要求,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通过科学制定建设规划、用地支持、简化审批等方式,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提升各环节配套水平,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为新能源汽车用户带来更加便捷、智慧的充电服务新体验。 

截至目前,绵竹市累计建成充电桩310个,其中直流、交流充电桩分别为258个和42个,覆盖剑南街道、紫岩街道、孝德镇、新市镇、玉泉镇、麓棠镇和清平镇。 

问题:部分充电桩布局不合理、运维质效偏低

10月17日上午9点,在市图书馆电动汽车充电站有6辆电动汽车并排停靠在指定位置进行充电。记者注意到,该充电站共有11个充电桩,其中有3个快充,8个慢充,能同时容纳14辆电车充电。该站负责人表示,每天下午和晚上,前来充电的电动车较多,节假日由于外地车辆增多,会出现排队等候的情况。 

市民周洛辰家住茶盘街,一年前购买了一辆五菱宏光MINI电动车,虽然出行方便了不少,但她却遭遇了充电的“尴尬”。“我的车只能使用慢充电桩,但在老城区这种类型的充电桩设置较少,小区里没有固定车位也不符合自行安装充电桩的条件,因此我几乎每次都开到图书馆电动汽车充电站来充电。”周洛辰说,她的车充满电需要5、6个小时,每次充满后她都要再从家里打车到图书馆来开车,非常不方便。

当天10点,记者在迎祥广场公共充电站看到,6个快充电桩全部闲置,12个充电位上空无一辆车。上午11点,在二环路绵遵路口宏扬新能源充电站和二环路板桥路口阳阳充电站,偌大的停车棚里,只有一辆川A牌照的车辆在充电。记者从站点管理人员处了解到,由于二环路较为偏远,前来充电的车辆以外地车辆居多,本地车辆较少。

“希望政府在设置公共充电桩时能够打通‘最后一公里’,除了城市外,能够尽量向镇村延伸,做到全覆盖。”市民李连浩家住汉旺镇兴隆集镇,由于镇上没有设置公共充电站,大多时间他都需要前往二环路私人运营的充电站进行充电,不仅浪费大量时间,收取的费用也高于公共充电站。

晚上7点,记者先后来到德阳明源紫岩充电站、玉妃路充电站看到,充电的车辆还是寥寥无几。记者随意选择了一个桩位扫码充电,但是拔出充电枪后,系统却提示桩头故障,无法进行充电。

“虽然现在城市里的充电桩越来越多了,但是在外面充电还是不方便。”市民庞厚杰说,尤其是在老城区,由于公共充电站的位置比较偏,出门寻找充电站成了一件麻烦事,常常好不容易跟随地图找到充电站后,却总会因为充电桩故障和充电位被其他车辆占用等原因而无法充电。“希望相关部门在设置充电站时能综合考虑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布局,进一步提高使用率。” 

通过走访调查,记者发现,现阶段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部分小区配建充电桩条件难以满足、充电桩运维质效不高等问题较为凸显,无法满足广大市民就近、便捷充电的诉求。

措施:加强充电桩建设与全流程管理

10月18日,在绵竹中心广场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现场,施工围挡已经搭建完成,机械、物料正在有序进场,为工程全面开工做好准备。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增加,为了给车主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充电服务,我们投资约400万元,将分别在中心广场停车场和政务中心新建两处公共充电站,共计提供36个充电位,一定程度上缓解充电难的问题。”绵竹金申公司工作人员蹇璐瑶说道。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绵竹市新能源电动汽车快速增长,但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也制约着行业发展。据杨庆介绍,在下一步工作中,市发改局将加强充电桩建设与全流程管理。根据德阳市“十四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统筹安排,绵竹市将在“十四五”期间拟新建设公用快速充电站18座,共计360个直流充电桩,实现全市12个镇(街道)全面覆盖。一是按照相关审批要求,在备案环节、认定环节充分考虑充电桩(站)布局合理性与规模适配性。二是积极推广“统建统营”模式。鼓励既有小区按照自愿原则,选择与充电桩建设公司签订协议,根据小区的配电情况、居民需求、充电设施现状,按照统一建设、管理、运营的“统建统营”模式,开展小区充电桩建设。同时,鼓励在我市进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企业在当地注册运营公司,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