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德阳英才】王琴:培根铸魂育新苗 做美好教育的引领者

索  引  号:${InfoData.gk_index} 文  号:${InfoData.doc_no} 发布时间:2023-09-15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关  键  词:${InfoData.topic_key}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初秋的清晨,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大西街小学校园,校长王琴正忙着安排一天的工作。

王琴始终认为,选择了教育这份职业,就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从最基层的教务工作者做起,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提高学生素质、提升教学质量上。如今,她已是中国小学教育学会会员、四川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四川省首批骨干教师、绵竹市雁行校长工作坊领衔人,还先后荣获了“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德阳市最具影响力校长”“德阳市优秀校长”“德阳教育卓越人才”等荣誉称号。

“党建+”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大西街小学是一所由中组部“特殊党费”援建的学校。王琴结合学校百年历史,挖掘凝炼出了“大西美好教育文化”,并以“童心向党 美好生长”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构建了大西街小学“党建+”特色课程体系:党建+清廉、党建+传习、党建+研学、党建+艺术、党建+体育……这些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进入课堂,被打造成学校的特色教育品牌,成为该校实施全面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有力补充。

廉洁书法、手绘的清廉人物画像、生动的廉洁图片,孩子们自主创作的“青莲花开”主题文化带内容丰富,为“清廉学校”建设营造出浓厚氛围;举行如厕礼、就餐礼、楼道礼等活动,让孩子们习礼仪、守规则、懂法纪;开展校长接待日,开设学校师德师风廉洁意见箱,广泛听取家长和社会意见,让教师守底线、重师德,有效规避廉政风险。通过一系列举措,大西街小学成功打造出了学校清廉文化建设样板,编写了大西清廉教育绘本,开设了每周五的清廉教育朝会,使独具特色的大西清廉教育课程,成为了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2021年,大西街小学被评为“德阳市首批清廉学校示范校”,学校党支部还获得“德阳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的称号。

在自我超越中追寻美好教育

在校长工作岗位上已经15年的王琴,无论工作多忙多累,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教学工作,没有离开过三尺讲台。通过一次次的努力和拼搏,一次次的提升和超越,她在追寻美好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王校长是一位很有魄力和亲和力的校长,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总有使不完的劲。她不但传授给我们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还教会我们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年级。”教师雷兰说,王校长曾多次承担省市级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受到省内外教育同行的广泛赞誉,是学校老师们学习的榜样。

近年来,为了创新教学改革,王琴先后牵头组织开展了苏绵两地“十年盼生长,攀登助绵竹教学交流活动”“四川省融创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等,邀请大批教育专家、著名特级教师来绵竹讲学、授课。这些高规格的活动为绵竹教育带来了最新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为绵竹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层次推进以及青年教师的成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工作闲隙,王琴还热衷读书、运动和研学旅行,把自己关于教学和管理的心得与思考记录下来。源于长期的积累和丰富的阅历,她先后结集出版了《和雅路上》《琴路放歌》两本个人教育专著,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担纲主研了多个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并获得2项省级和3项市级教育科研成果奖。

“要做好校长,还要做大先生。”一路学习成长,一路升华蜕变,作为一名有思想、有情怀、有追求的教育人,王琴正朝着自己的教育梦想阔步前行。

交出区域均衡发展优质答卷

构建美好教育体系,助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王琴执着的教育梦想。多年来,她一直朝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2015年,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绵竹市第一个校长工作室——“王琴名校长工作坊”成立,10余名来自绵竹城乡的校长们自发地聚集到工作室中,开展读书交流、研学旅行、巡诊问道、互学互助,不断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拓宽眼界格局,磨砺管理技能。短短几年,绵竹一大批优秀学校和优秀校长脱颖而出,“王琴名校长工作坊”也成了绵竹教育管理人才的“聚集高地”和“孵化器”。

2019年9月,绵竹市“一校多区”办学模式正式开启。大西街小学晋熙校区、春溢校区、板桥校区正式挂牌。王琴被任命为大西街小学总校长兼党委书记,带领“一校三区”为绵竹市集团化办学探索道路。经过两年的“同理念、同模式、共生长”,大西街小学实现了三个校区在党建引领、教育教学、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大西美好教育体系架构逐步成型。2022年,绵竹市大西教育集团正式成立,由原来的“一校三区”扩大到“一校七区”,王琴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王琴坦言,她心中的美好教育,不仅仅属于大西,属于绵竹,更属于更加广阔的天地。

在大西街小学对口帮扶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三所民族小学、昭觉县博洛乡中心小学、四开乡中心小学期间,王琴多次为这些民族学校捐款捐物,并选派学校的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深入各个民族学校,开展送课送教活动,帮助指导民族地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为使帮扶工作常态化,参与对口帮扶的教师还与当地民族学校的教师组建了微信群,便于沟通交流和远程指导。在大西街小学的真情帮扶下,这些民族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2021年,大西街小学被四川省教科院评为“四川省民族地区教学质量提升一对一精准帮扶活动先进单位”,王琴被评为先进个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回望34年的教育生涯,王琴始终投身基础教育一线,用智慧和坚韧,朝着既定的目标砥砺奋进,在做美好教育引领者的路上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