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绵竹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绵竹市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丰淳白酒古法酿造技艺、赵坡茶传统制作技艺、笋坝子米粉传统制作技艺、长林牌无铅松花皮蛋传统技艺、川西民间传统雕塑等1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批入选。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不断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队伍建设,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商品,经过前期漫长的非遗资源调查,我市于2021年8月下旬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经过项目申报、实地调查走访、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最后从20个申报项目中评审出15个代表性项目,列入《绵竹市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分属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3个门类。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工作方针,坚持科学保护理念,积极开展非遗项目的普查、调研、申报及传承保护工作,不断补充完善绵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库,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推动了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共有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2项,分别是绵竹木版年画和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省级1项,为九顶山山歌;德阳市级1项,为四川被单戏;县级1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