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杨世昌是北宋的道家、画家、鼓琴家、酿酒专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画家。当年,杨世昌赠送苏轼酿酒秘方,苏轼作《蜜酒歌》为回赠,在中国文学历史、中国酒文化历史上留下了千古美谈。
据考,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杨世昌仰慕苏轼的才华和人品,同情他的遭遇,特地从庐山到黄州去看望苏轼,并留居数月,与东坡泛舟赤壁,举杯畅饮、扣舷而歌,苏轼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赤壁赋》,抒发了他谪居时的苦闷和想解脱苦闷的心情。在《前赤壁赋》中,提到“举酒属客”“客有吹洞箫者”等句子中的神秘人物,正是从庐山到黄州东坡雪堂作客、居留数月之久的杨世昌。
杨世昌与苏轼的友谊还表现在“蜜酒歌”中。杨世昌善酿蜜酒,在黄州时,将其潜心研制的蜜酒秘方赠予苏轼。苏轼《蜜酒歌》序文云:“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遗之。”诗中写道:“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可见二人情谊之深。
《蜜酒歌》不仅抒发了苏轼、杨世昌的友谊,而且记录了宋代绵竹蜜酒的酿造细节和绵竹蜜酒妙不可言的酒体风格,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为世人留下研究西蜀古代酿酒技术的重要史料。德阳市江奎艺术博物馆馆长、绵竹市古文化传承研究会会长江绪奎说,《苏东坡全集》写道,杨世昌教东坡用粮食酿蜜酒,“《蜜酒法》摘抄 :予作蜜酒,格味与真一相乱。每米一斗,用蒸饼面二两半,如常法取醅液,再入蒸饼面一两酿之。”由此可见,绵竹杨世昌教苏东坡用两种方法酿绵竹蜜酒,于是才有了苏东坡写的《蜜酒歌》和《蜜酒法》。
江绪奎说,苏东坡写下的“一词二赋”, 这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人类社会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些历史故事在江奎艺术博物馆群落中的绵竹酒文化博物馆中也有展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解说,让绵竹的历史、让绵竹的酒文化、让绵竹的名人文化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中发挥一份独特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