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下一片温暖。九龙镇双土村脱贫户陈明菊穿上围裙,转身走进厨房忙碌起来。锅里飘出阵阵肉香,翻煮的腊肉、香肠烘托出浓浓年味。丈夫坐在沙发上,和女儿、孙女有说有笑,一家人脸上洋溢的幸福早已看不出当初因病致贫的阴霾。“身体恢复得不错,葡萄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这放在过去根本不敢想啊。”说起现在的生活,陈明菊的言语间全是感叹和满足。
突患大病 家里掏光积蓄债台高筑
不大的农家小院里,整齐地摆放着一些农用工具,陈明菊拿着扫帚,将房内外的卫生打扫干净后,惬意地坐在沙发上和记者闲聊起来。“人穷志不能穷。面对困难肯定要积极应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9年前,43岁的陈明菊和丈夫在外务工,虽然收入不高,但一家人相处融洽,幸福满满。
随后的一场变故击碎了一家人幸福的生活。2013年,陈明菊时常感到乳房发痒、胀痛,起初她并未放在心上,以为是劳累过度所致,直到有一天,她晕倒在菜地里,才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检查。
拿着化验单,陈明菊傻眼了。“确诊为乳腺癌,仅手术费用就需要近20万元。”本就是普通的农村家庭,根本就承担不起如此高额的医疗费用。为了治病,陈明菊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被迫在亲戚家四处借钱,债台高筑。
“手术虽然很成功,但后期治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本想找女儿女婿帮忙,可小夫妻才成婚不久,家里刚添了小宝贝,经济条件也不宽裕。一连串的问题,如一块石头压在陈明菊的心里,让她对生活渐渐失去了信心。
发展种植 夫妻俩成功摘掉“穷帽子”
就在他们夫妻俩左右为难时,转机出现了。2015年,经自己申请、村民评议,陈明菊被纳入立档建卡贫困户之列。
驻村干部入户宣传政策,帮扶责任人上门提供服务……陈明菊一家有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生活用品送到家,还可以享受医疗政策。日子慢慢好起来了,但就是干不得重活,闲得难受。”劳作了一辈子的陈明菊过不惯消闲的日子,她的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想要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
双土村地理位置优越,这几年,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动员下,当地种植葡萄的农户越来越多,每到收获的季节,田间地头都聚集着不少收购商,根本不用担心销路,陈明菊想要发展葡萄种植的念头逐渐在心里生根发芽。“丈夫为了照顾我和家里,只能就近打点零工,我们一起种植葡萄,也不会因为太过劳累影响身体。”2016年初,陈明菊通过向亲戚借钱和银行贷款,投入3万元,种植了三亩多地的新品种葡萄。为了省钱,夫妻俩凡事亲力亲为,虽然生活忙碌,但却乐在其中。
得知陈明菊在种植葡萄后,村里有经验的帮扶干部也赶来帮忙,不仅向她传授田间管理技术,还特意买了肥料和工具送来。经过一整年的辛苦,陈明菊种植的葡萄给她带来了1.5万元的纯利润,一家人乐得喜上眉梢,想要脱贫的决心更大了。
虽然效益可观,但由于种植技术实在有限,陈明菊种植出来的葡萄产量并不高。如何改进技术,提升产量和质量,成了她的一块“心病”。帮扶干部又带来了好消息,村上的农民夜校开班了,邀请了不少农业专家现场指导。陈明菊和邻居纷纷赶去夜校听课,学习到了不少知识。有了新的种植技术,她的葡萄比以前增产不少,收入更高。不仅还清了债务, 还光荣地摘掉了“穷帽子”。2019年,陈明菊被评为全市“脱贫光荣户”。
充满希望 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中午刚过了饭点,陈明菊就走进葡萄种植基地忙碌起来。只见瘦弱的她穿梭在高低错落的葡萄架下,剪下几截多余的枝条,为主枝和果实留足生长空间。“做好冬季田间管理,葡萄才能长得又甜又圆。”经过几年的努力,陈明菊已从当初的种植“小白”成为村里的“小能手”,遇到邻里前来请教种植技术,她也十分乐意分享。
下午3点, 陈明菊忙完农活回到家中,房内传来了咿咿呀呀的哭声。小孙女午休醒来,她忙着上前抱在怀里安抚。陈明菊有一双很秀气的眼睛,过去的沧桑和悲凉已经消失不见,多了一丝幸福藏在眼底。如今,她还经常和朋友约着出去旅游,看看美丽的山水风景,畅享着幸福新生活。
临近傍晚,陈明菊和丈夫带着两个孙女出门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和邻居闲话家常……安和的生活,是夫妻俩苦尽甘来的写照。“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还想扩大葡萄种植面积,让女儿女婿都参与进来,在增收致富的路上越走越远!”对于未来,陈明菊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