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绵竹要闻 / 正文

【人才兴市】绵竹:“三位一体”厚植人才沃土 激活高质量发展核心动能

索  引  号:${InfoData.gk_index} 文  号:${InfoData.doc_no} 发布时间:2025-09-30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关  键  词:${InfoData.topic_key}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区域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绵竹市以战略眼光和系统思维,将人才工作提升至引领发展的核心位置,通过构建政策体系、搭建平台载体、优化服务环境“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全力营造一个让人才安心创业、舒心生活、全心发展的“软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核心动能。

顶层设计:绘制“三维”人才发展蓝图 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绵竹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德阳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锚定了清晰的人才发展目标,那就是将绵竹建设成为应用型科技人才的集聚地、创新型管理人才的策源地和技能型职业人才的优势地。这一目标体系覆盖了从一线技术工人到高端科研管理人员的全方位人才,体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包容性发展理念。

围绕这一目标,绵竹市构建了以“天府英才·绵竹菁英卡”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其内容远超传统意义上的生活便利,涵盖民宿、医疗、子女教育、交通、政务、金融、科研、安居、旅游等九大关键领域,形成了一张全方位的保障网。配套的“住房公积金可取可贷”、“人才公寓拎包入住+租金补贴”、“团聚工程”以及“红色信贷”等政策,构成了一套“组合拳”,旨在解决人才从“一张床”到“一个家”,从“一次创业”到“一生发展”的全周期需求。

政策红利:从“纸面”落到“地面” 精准赋能不同领域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绵竹市的人才政策正转化为人才和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猕猴桃种植领域的人才李治菲对此深有体会。“我们当时为了防控猕猴桃溃疡病,面临着技术和资金的双重压力。”李治菲说,正是得益于绵竹市的人才创业贴息贷款政策,她成功申请了10万元贷款,并享受了为期3年的利息减免,不仅降低了应对风险的成本,还能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技术改良上。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让她切实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实惠和组织对人才的关怀,坚定了她扎根农业、科技兴农的信心。

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人才政策更是稳定团队、助力研发的“定心丸”。在川发龙蟒研究院德阳基地,肥料研究所所长余赟每天都要对实验室培养容器中的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种子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在我们公司研发团队中,外地引进的人才占比很高,如何让他们‘留下来、安下心’是首要问题。”余赟说,绵竹市的人才安居政策破解了这一难题,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让大家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不仅如此,人才政策的内容还覆盖金融、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多个方面,为他们扫清了后顾之忧,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技术攻关,对公司稳定核心团队、保持创新活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营造:“软环境”与“硬支撑”同频共振 构筑近悦远来的人才热土

留住人才不仅要靠真金白银的投入,更要靠真心实意的服务和宜居宜业的环境。从解决“一张床”到关怀“一家人”,从支持“一件事”到服务“一生涯”,绵竹市致力于打造一个让人才有价值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发展生态,传递着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尊重与关爱。这种“精准滴灌”式的服务,正不断放大人才政策的综合效应,让绵竹成为人才近悦远来的热土。

当前,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人才工作举措,已持续转化为推动绵竹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智力支撑。在这里,既有参天大树般的领军人才,也有充满活力的灌木小草般的青年才俊和技能工匠,他们共生共荣,形成良性循环,正为绵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一幅人才兴、城市兴的生动画卷正在绵竹大地徐徐展开。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