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9月9日上午, 我市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表扬全市教育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坚守育人初心、勇担时代使命,为推动绵竹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市委书记陈阳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房义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刁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工部部长刘丁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关鹏,市政协副主席曹世民出席会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强力保障。全市教体系统从一项项机制改起、一件件实事办起、一个个项目抓起,持续扬优势、补短板、提质效,共同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了一系列项目。完成紫岩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及2所小学美育楼建设,新建城东中小学,改扩建川师绵竹附中,翻新改造绵竹中学初中部和侨爱道行中学校舍,建设南轩中学曲棍球场,打造职中酿酒工艺与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施3所初中学校空调安装工程,进一步筑牢“优质均衡”教育硬支撑。二是推进了一系列改革。实施“头雁名校计划”,深化绵竹——启东教育合作,创建“九顶论见”校长讲堂,建成学前教育省级示范园5所、市级示范园7所,成为德阳首个获得“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认定的县级市,实现从均衡发展向内涵提升的整体跨越。 三是实现了一系列突破。今年,绵竹中学成功跻身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引领型)行列,南轩中学获评德阳市2025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绵竹职中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成功承办四川省第十九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发布展示交流活动。四是取得了一系列荣誉。川师绵竹附中获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广济学校获评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南轩中学为国家输送曲棍球人才,助力中国队斩获杭州亚运会金牌、巴黎奥运会银牌,首创“阳光食堂”4D管理法及智慧监管模式,形成“绵竹经验”在全省推广。
陈阳波代表绵竹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受到表扬的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阳波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当前,绵竹正处在经济提质增效、社会蓬勃发展的上升期,动能充足、势头正劲,全市教体系统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一是要以“优质均衡”守护公平底线,让优质教育成为“最普惠的民生”。要持续优化教育布局,让更多城乡学子享受同等质量的教育。要进一步深化集团办学,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要加快智慧教育升级,让绵竹学子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二是要以“产教融合”对接发展大局,让教育兴城成为“最强劲的动能”。普通高中要在“双一流”高校录取上求突破,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职业教育要紧扣“三个千亿产业”建强实训基地,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同时,要让学校的特色优势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融合发展。三是要以“尊师重教”筑牢教育基石,让人民教师成为“最光荣的职业”。要坚持“引育用留”全链条发力,补充优质人才资源;深化“九顶论见”培训工程,让培训更精准对接教学需求;深化“市管校聘”改革,让优秀教师有地位、有尊严、有奔头;落实乡村教师补助, 解决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大家安心从教、舒心从教。 四是要以“五育共举”培养时代新人,让全体学子成就“最美好的人生”。要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启迪学生智慧、强健学生体魄、增强美育熏陶、锤炼实践能力、关注心理健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拥有阳光心态和健全人格。 五是要以“协同共治”凝聚兴教合力,让教育工作成为“最重要的事业”。绵竹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教育发展,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定好向、掌好舵。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为学校办学创造最优条件。市场监管部门要联合教育、卫健、公安等部门开展“校园餐”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家庭要密切配合学校,营造良好家庭育人环境。社会各界要赋能添力,为学生成长提供各种帮助。通过各方联动,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共同奏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交响乐”。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绵竹教育宣传片;宣读《关于表扬2025年优秀教师等先进个人的通报》;对“四有”好老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表扬;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代表作交流发言。
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市教体系统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