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2025年成德同城—武侯绵竹产业供需对接会在我市召开。成都市武侯区区委副书记毛军,成都市武侯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徐雪松,绵竹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绵竹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潘鹏,绵竹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田祯培,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刁斌参加对接会。
毛军在致辞中指出,绵竹市与武侯区地缘相近、人文相亲,资源禀赋各具特色,在产业体系上优势互补、协同性强。当前,绵竹、武侯正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部署要求,协同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大力推进园区共建、项目共引,深化协同创新,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先后签订《区域合作协议》,打造“武侯——绵竹新质产业合作园”,依托两地共建合作平台的资源优势,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民营企业招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等方面组织了5场重大招商引智活动。推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和成都农商银行、华日通讯、纵横六合等重点企业,在金融赋能、技术服务等领域与绵竹开展深入交流合作,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积极添砖加瓦。未来,武绵两地将聚焦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深化“研发总部在武侯、产业基地在绵竹”的共建模式,加快设立武绵区域协同基金,为两地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助力优质项目落地。将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潘鹏表示,本次对接会,是落实成德同城化战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武侯区作为成都的中心城区,创新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开放氛围浓厚,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绵竹作为德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积极发挥制造业基础扎实、特色产业突出的优势,努力打造材料化工、优质白酒、机械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并拥有成都平原面积最大的省级化工园区,能够为产业合作提供实实在在的承载空间。我们坚信,武侯与绵竹的合作,是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是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务实行动。期待以此次对接为起点,推动形成更多“研发在武侯、制造在绵竹”“场景在武侯、产品出绵竹”的多层次合作模式,加快实现从单点合作到系统协同的升级。
签约仪式上,成都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与绵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服务合作协议》;成都方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四川华宇瑞得科技有限公司就中国白酒智慧酿造产业体系数字化达成战略合作;成都展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德阳东汽电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自动化配件供应达成合作; 四川绵竹高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武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武侯——绵竹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战略合作协议;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将为四川六方钰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授信支持,四川天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将为四川鑫信培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提供授信支持。
为进一步打通武侯与绵竹间的产业供需壁垒,推动资源精准对接、高效匹配,会议还发布了《武侯-绵竹供需机会清单》,助力两地企业拓展合作空间、加速技术转化、共建产业生态。
对接会上,来自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北京纷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专家教授分别作了《磷与氟铁铝镁资源的高效分离及高值化利用技术》《新型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企业数字化营销策略与方案》专题演讲。随后,成都市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全以及成都邦普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恩泰智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作为行业组织和企业代表进行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