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绵竹要闻 / 正文

【清风护民生】绵竹:架起“探头”靠前监督 守护农村地区“舌尖上的安全”

索  引  号:${InfoData.gk_index} 文  号:${InfoData.doc_no} 发布时间:2025-08-04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关  键  词:${InfoData.topic_key}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以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为抓手,聚焦食品安全领域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发挥派驻机构的“探头”作用,精准监督、靶向施治,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今年市场监管部门来检查过几次?监管执法人员是否规范文明执法?”日前,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聚焦食品安全管理中监管职责履行、工作作风纪律等落实是否到位问题,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跟随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深入农村地区的农家乐、商超等地开展靶向监督检查。

在富新镇一家农家乐里,第四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查看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开展检查工作的整个流程。从食材储存区的温度湿度控制到食品添加剂的采购与使用台账,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在什地镇一家中型商超,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食品的保质期、进货渠道以及是否存在售卖“三无”食品等情况。第四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在全程监督执法人员开展执法检查工作的过程中,还重点关注了商超售货员对临期食品的处理方式,并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看法和需求。

监督检查过程中,不少逛商超的群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以前买东西总担心过期、质量差,现在商超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食品都在保质期内,我们吃得很安心。”什地镇双瓦村村民杨婷说,现在市纪委监委和相关执法部门以及镇党委政府经常会有专人来检查商超的食品保质期和进货渠道,还关注临期食品的处理,全力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坚持以群众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为重点,聚焦制售假劣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突出问题,围绕严把原料关、严查制假售假、严管流通环节等,主动出击、靠前监督,推动职能部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执法人员深入农村地区的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等,就原料采购、贮存和使用情况,是否存在销售“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规违法行为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同时,要求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确保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708家次,组织监督抽检433批次,其中不合格食品28批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77起,罚没4.57万元,责令整改80家。

“食品安全无小事,健康责任重于天。针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监管薄弱环节,我们督促市市场监管局举一反三,完善监管制度。同时,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消费常识宣传,强化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假冒伪劣食品辨识和消费维权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良好氛围。”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组长李宁表示,他们将持续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积极推动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提升市场监管和服务水平,不断规范农村地区食品市场秩序,全力打造安全、放心的农村食品消费环境。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