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绵竹要闻 / 正文

【防汛减灾】绵竹:以“迅”备“汛” 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

索  引  号:${InfoData.gk_index} 文  号:${InfoData.doc_no} 发布时间:2025-05-27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关  键  词:${InfoData.topic_key}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今年入汛以来,绵竹市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通过全面排查隐患、强化应急准备、加快项目建设、备足抢险物资等举措,全方位构筑防汛安全屏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排查隐患 筑牢防汛安全根基

5月23日上午,记者在剑南街道金隆村8组看到,新建的排洪沟笔直延伸,施工人员在渠道两侧有序地开展作业。此段排洪渠因年久失修导致300米渠堤严重垮塌,直接威胁周边30户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百余亩农田生产安全。今年3月,我市启动了排洪沟整治工程建设,对沟渠进行全面维修加固。目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本月底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入汛前,我市全面开展了防汛安全隐患“大起底、大排查”专项行动,通过“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旧房屋、水库堤坝等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截至目前,累计排查防汛风险点位1147个,发现防汛隐患42处、地质灾害隐患66处,现已完成整改103处,剩余5处隐患正按照“一处一策”方案加速推进整改,确保在主汛期前实现隐患动态清零。

野游管控升级 构建立体防护体系

 “你已进入危险区域,请立即离开!”5月23日下午3点,室外热浪滚滚。什地镇五方村村干部、巡河员穿上红马甲,拿着大喇叭前往该村野游点开展巡逻检查。每当有游人靠近,他们都会耐心劝返。

  “我们健全了日常巡查工作机制,组建了以党员干部、网格员、民兵、巡河员等力量为主的巡逻队,每天对重点水域开展值勤排查,确保涉水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消除。”据五方村村干部杨建峰介绍,为拉长防溺水“警戒线”,该村还在河道周边增设了警示牌、隔离网、救生圈、监控设备等设施,并对下河口进行断道处理等措施,实现重点水域巡查全覆盖。同时,不定期深入村庄院落,宣传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相关知识,提醒广大村民自觉增强思想认识,积极履行监管责任。

目前,绵竹市共有野游点40处,为避免群众因戏水而发生安全事故,市水利局积极完善管理机制,与相关部门成立联合督导组,对全市防溺水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落实专人在重点点位盯守巡查,建立上下游联动机制,密切监视水情雨情,做到上游下雨、中游吹哨、下游开跑。同时,各镇(街道)聚焦网红野游景点、临河靠沟、库塘堰闸机井等重点水域,结合河(湖)长巡河制度,分区域、分河段全时段落实巡查监管责任人,通过增加巡查劝导频次、加装隔离栏、安装预警广播、设立卡点、新增警示标牌、悬挂横幅等方式,提醒群众远离危险水域。

备足抢险物资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面对汛期的严峻挑战,绵竹市积极做好防汛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工作,建立完善“市镇村”三级联动体系,切实打好防汛“准备仗”,确保群众安全平稳度汛。

在市水利局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工作人员正严格对照清单开展物资盘查工作。仓库内,各类抢险物资分类存放、标识清晰;抢险网、铅丝笼等专用器材分区陈列。墙面公示栏上,详细标注品名规格、库存数量及保管责任人联系方式,实现物资管理全程可追溯。

为确保关键时刻防汛物资拿得出用得上,绵竹市提前备好防汛抢险物资,逐一统计备案,落实了联络员和责任人,以备发生险情时能够统一调度使用。在应急队伍建设方面,储备市级专业技术救援队伍16支468人,镇村级救援队157支2435人,通过强化防汛应急演练,进一步做好救援救灾准备。在转移安置方面,科学划定应急避难场所,落实转移车辆和安置点生活保障措施,确保危险区域群众能够快速安全转移。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