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绵竹要闻 / 正文

【办实事】绵竹:智慧赋能殡葬服务 让“伤心事”暖心办

索  引  号:${InfoData.gk_index} 文  号:${InfoData.doc_no} 发布时间:2025-05-21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关  键  词:${InfoData.topic_key}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在亲人离世的时刻,人们往往渴望流程简洁、服务暖心的殡葬服务。近年来,绵竹市民政局聚焦群众治丧过程中的急难愁盼,凭借自主研发的“殡葬管理系统4.0”,构建起覆盖殡葬业务全链条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实现了“身后事”办理从“多头跑”到“一码通”的重大跨越,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0%以上,用科技与温情为逝者送行、为家属解忧。

数据跑腿,服务按下“加速键”

“用微信公众号就能预约殡葬服务,流程清晰明了,实实在在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回想起为母亲办理后事的经历,绵竹市民刘先生感慨万千。曾经,办理殡葬事务手续繁杂,丧属需要多次往返殡仪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今,依托“绵竹市殡仪馆”微信公众号,这一切都发生质的飞跃。

打开“绵竹市殡仪馆”微信公众号,殡仪馆的环境照片、设施设备展示、治丧流程、服务内容、收费价格以及惠民政策等信息一目了然。丧属通过“线上下单”,可在4种基础服务、4档殡仪套餐、30余种殡仪用品和增值服务中自主进行“菜单式”选择。系统会自动生成详细的收费明细,每一笔开支都清晰可查,让家属明明白白消费。

“以前,丧属办理业务因为手续问题,往往要跑好几趟殡仪馆。现在通过线上预约,丧属上传相关资料,殡仪馆后台会及时审核。一旦发现缺少资料,系统会第一时间反馈,大大节省了丧属的时间。”绵竹市殡仪馆办公室主任江明介绍,经过4次迭代升级的智慧殡葬管理系统4.0版本,将互联网深度融入殡葬服务的遗体接运、冷藏、火化、骨灰领取等八大核心环节。从“线上下单”开始,到最终的骨灰领取,全流程实现数字化管理。该系统不仅能够精准识别遗体,规范操作流程,杜绝乱收费现象,还让火化证管理更加智能高效。此外,系统打通了基础殡葬信息数据共享端口,实现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将绵竹殡葬信息化水平推向了新高度。多年来,“殡葬管理系统”凭借其创新性和实用性,获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被列为全省殡葬行业改革治理的“样本经验” 和绵竹“基层党建创新项目”。

据统计,自2024年11月“殡葬管理系统”升级以来,公众号吸引了1500余人关注,60%的业务实现线上办理,平均办理时间从3天骤减至1天。而在线下,绵竹市在17家医疗机构、14个派出所、153个村(社区)设立便民咨询点,打造“15分钟服务圈”,让丧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殡葬服务,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一“码” 护航,全程安心无忧

在殡葬服务过程中,人工登记容易出错,遗体接运、火化等环节也常因信息不透明引发纠纷。在绵竹市殡仪馆,一张小小的“遗体二维码”成为服务革新的“金钥匙”,为殡葬服务全程保驾护航。

丧属通过公众号预约后,接运司机用“巴枪”扫描逝者死亡证明和身份证,系统将自动生成唯一的“遗体二维码”。这张“数字身份证”就像逝者的专属标识,将伴随遗体接运、冷藏、火化、骨灰领取等全流程。

与“遗体二维码”配套的是专属“家属标识卡”。家属在殡仪馆业务办理窗口完成信息采集后,即可领取“家属标识卡”。在治丧流程的各个环节,工作人员都会通过扫描“家属标识卡”,与系统信息进行核对确认。只有当“遗体二维码”与“家属标识卡”二者信息成功匹配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流程,确保每个环节准确无误,避免出现差错。

在火化环节,家属可通过殡仪馆的LED显示屏,实时查看火化炉温度、操作人员工号和进度,全程透明化。在领取骨灰时,需要扫码核对家属标识卡、火化证编码、骨灰识别牌三重信息,彻底杜绝错领风险。

“绵竹市殡葬服务实现全程赋码,遗体接运、遗体冷藏、遗体火化、骨灰领取及骨灰安葬等环节全过程逐一扫码判定。同时,遗体处置全程处于无死角视频监控下,监控设备24小时运行,影像资料保存90天,为服务追溯提供了坚实的‘数字铁证’,让丧属安心、放心。” 据绵竹市民政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王永昶介绍,绵竹“智慧殡葬”正朝着更智能、绿色的方向迈进。即将上线的AR导航功能,借助WiFi定位和语音指引,能帮助家属快速找到祭奠厅。多媒体祭奠屏则为市民提供了全新的祭奠方式,大家可以在智能祭奠区点虚拟蜡烛、录制悼词,生成专属的“云纪念空间”,用科技留存珍贵的情感记忆。

绵竹将持续优化智慧殡葬管理系统,深化殡葬改革,不断提升便民化、透明化、精准化服务水平,让群众的“身后事”真正成为 “省心事”“暖心事”,在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为逝者最后的旅程增添一份温暖与尊严。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