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政协2024年工作综述
“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落实见效、“我为冲刺全国百强县献一策”活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服务为民”中写好“委员作业”、协商议事活动“议”出发展“金点子”……一个个关键词注解着市政协2024年以来实干奋进、担当有为的坚实足迹。
实干为“笔”、初心着“墨”,勾勒砥砺前行的足迹。一年来,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开展“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在绵竹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在服务大局中主动融入,在推动发展中积极作为,在凝聚共识中发挥优势,不断提升政协服务绵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率。
对党忠诚的“政协初心”更加坚定
政协之“政”是政治之“政”。市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始终把牢政治方向,认真履行政治使命,写好高质量的“履职答卷”。
一年来,市政协强化党建引领,加强自身建设,打出理论学习“组合拳”,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和提升履职效能的强大力量,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的思想根基进一步夯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始终把“实”的要求贯穿全过程,引导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一年来,市政协共开展协商活动58次、调研视察81次、民主监督23次;报送建议案、调研视察报告、民主监督报告92份;收集社情民意信息78条,被省市采用28条,完成率144%。《人民政协报》《四川政协报》等中、省、市媒体对我市政协特色亮点工作报道82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基地正式挂牌。2024年,市政协荣获全省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助力攻坚的“政协担当”更加凸显
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一次次深入调研、一条条真知灼见的背后,是市政协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政协履职“智慧结晶”。
以高质效资政助力党政中心大局。市政协坚持把中心工作作为履职重心,与市委、市政府同频共振,主动就“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协商民主建设等重点工作向市委请示汇报。躬身作为积极筹办第二届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绵竹片区),“中国美酒名城”美誉度再提升。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21个企业,团结引导企业家共同画好经济发展“同心圆”;充分发挥政协优势,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开展调研、视察、议政性常委会协商等协商活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加强。
以高水平建言助力破解发展难题。在创新开展“我为冲刺全国百强县献一策”活动中,市政协通过线上+线下收集信息和建议101条,有力助推现代化绵竹建设;围绕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安全管理、市民素质提升等热点问题召开专题协商会,部分意见和建议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职能部门积极采纳落实,民生福祉得到有力改善;聚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围绕弘扬传承南轩文化、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修编、地名文化保护等工作,组织文史专家、界别委员积极出谋划策,不断凝聚起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广泛力量。
以多样化举措助力乡村“和美之变”。市政协持续关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广泛汇聚各方智慧,为绵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良方”。组织委员深入田间地头、园区基地,通过基层调研、协商,以“小切口”赋能乡村振兴“大发展”,让“急难愁盼”在基层群众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参与下得到有效解决。
履职为民的“政协情怀”更可感知
今年以来,市政协始终把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嵌入政协履职的各环节,带有“泥土味”的民主“味道”,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图景在群众心中变得具体可感。
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离不开政协的民主监督。在市政协的引领下,广大政协委员瞄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问题,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64条,通过提案办理“回头看”、民生实事事项专项监督、“创国卫”推进情况调研监督,在“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中持续跟踪问效。
“委员作业”里,最厚重的底色是人民。市政协大力推进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在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有关民生事项的提案96件。围绕党政所需、群众所盼,组织政协委员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索”“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青年人才留绵就业创业”“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集团化办学推进绵竹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等开展协商活动,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
唱响“协商”戏,重在“搭好台” 。市政协积极探索创新协商形式,着力构建“同心+小微协商”矩阵,在已有23个协商议事平台基础上,打造院坝协商升级版,新建剑南街道“同心院落”、广济镇“同心祈祥”等11个协商议事平台。一年来,12个镇(街道)开展“有事来协商”78次,委员参与走访调研及协商活动1.6万人次,提出意见、建议351条,帮助解决基层治理、民生问题256件。其中,实现协商成果转化238件,正在转化18件,转化率达93%。富新镇“助餐食堂如何建 委员群众踊跃建言”入选四川省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四川基层实践》典型案例,紫岩街道“同心学府”被省政协评为“有事来协商”工作先进平台。
答卷让人振奋,未来令人期待。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政协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更好发挥“专”的优势,提升“商”的质量,以新的探索实践、新的精神风貌、新的担当坚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绵竹新篇章作出政协新的贡献。
(部分图片系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