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指导、《医药养生保健报》社主办、绵竹市人民医院承办的“千县计划”全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专题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的众多专家就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进行了交流,涵盖政策解读、经验分享等内容。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基层卫生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张丽芳,四川省医疗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罗力,我市副市长谭琦参加会议。
谭琦在致辞中表示,多年来,绵竹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持续深化“华西-绵竹”医联体、绵竹县域医共体“两个”紧密型建设,不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形成了“华西带绵竹”“绵竹辐射乡镇”区域医疗同频共振的良好效果,县域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此次专题会在绵竹召开,是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肯定认可。绵竹各卫生健康部门及医疗机构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借鉴先进理念和管理思路,紧紧围绕关系群众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持续加强临床诊疗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通过发展医疗领域新质生产力,推进县域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在主旨报告环节,张丽芳以《以医共体为抓手,探索县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为主题,向与会人员进行了专题演讲。之后,来自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的专家代表还分别以《患者体验提升与医院高质量发展》《以能力提升为导向,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同与会人员分享了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的具体经验和做法。
会上,各医疗机构代表还围绕“如何加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重塑 ’县域医疗资源”这一主题展开了圆桌会议,进行深入探讨、分享成功经验,层层剖析了县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精髓,为如何用好县域医疗资源提供了宝贵思路。
记者了解到,“千县计划”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开展的“千县工程”县域医院综合能力提升相关研究,旨在推动“千县工程”工作在全国县域医院落地,补齐县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有效落实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按照“千县工程”目标要求,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目前,绵竹市人民医院于2022年列入全国首批千县工程示范单位。这1000家县级医院将成为全国县级医院的典范,将充分发挥县域医疗中心的作用,为实现一般疾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并推广应用。
德阳市卫健委、我市卫健局以及全国各地部分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