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绵竹要闻 / 正文

绵竹市2024年中秋国庆期间食品安全提示

索  引  号:${InfoData.gk_index} 文  号:${InfoData.doc_no} 发布时间:2024-09-09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关  键  词:${InfoData.topic_key}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2024年中秋、国庆“两节”将至,“两节”是广大群众旅游、购物和餐饮消费的重要节点,是婚庆宴席和亲友聚餐的高峰时段,针对“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特点,为保障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绵竹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绵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中秋、国庆“两节”期间食品安全提示如下:

一、对消费者的提示

(一)采购食品要细心。选择到食品经营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场所采购,做到“三查三注意”:一查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不购买“三无”食品;二查食品和原料的生产日期和保存日期,注意是否超过保质期;三查食品外观,注意不购买感官异常的食品和原料,外观良好的月饼,块型大小均匀、周正饱满;闻气味,质量新鲜的月饼,能散发一种月饼特有的扑鼻香味,由于原料不同,皮馅香味各异。如果是使用劣质原辅料制作或存放时间较长的月饼,则会闻到一股异味或哈喇味;另消费者购买月饼后要按保存条件储存,食用时要防止食用变质的月饼,并索取发票、购物小票等凭证。主动选购包装简约适度的月饼,拒绝过度包装月饼,让节味更纯。

(二)家庭用餐要当心。家庭烹饪时,养成良好卫生操作习惯,生熟分开,烧熟煮透,饭菜尽量当餐加工、当餐食用。不盲目“尝鲜”,禁止食用有毒野生菌,家庭聚餐不要自行采摘、购买、食用野生蘑菇。如果出现中毒症状,应当尽快催吐,同时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三)外出用餐要留心。选择证照齐全且环境整洁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慎选生食海产品和凉菜冷食,就餐后要索取发票等就餐凭证。

(四)网络订餐要小心。认真查看网络订餐平台及卖家证照信息、店铺评价,选择证照齐全、近距离且熟悉线下经营情况的餐饮服务单位订购,缩短食物运送时间。收到餐后检查包装是否完整、食材是否新鲜,及时食用。慎购凉菜、生食、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

消费者在餐饮单位就餐时应索取并留存消费票据等相关凭证。就餐后,一旦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典型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与就餐饭店取得联系,同时向当地卫健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二、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提示

(一)严禁超负荷经营。自觉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范围经营,根据实际供应能力,合理控制原材料采购和饮食供应数量,不得超负荷、超范围经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二)严把原料采购关。不采购和使用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混有异物、感官性状异常以及超过保质期等法律法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原料;禁止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妥善保管醇基燃料等物品。

(三)严把人员健康关。从业人员应持有效的健康证上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要穿戴清洁卫生的工作服帽,规范佩戴口罩;凡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将其调整到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四)严把制作过程关。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把供餐准入、原料采购、贮存使用、加工操作、运输配送各道关口。加强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检查冷藏、冷冻设备运行状态,严格做到“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五)严把餐饮具消毒关。自行提供餐饮具的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落实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使用集中消毒餐饮具应索取或查验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营业执照和消毒合格证明,做好进货检查和验收记录,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用具。

(六)积极抵制餐饮浪费。加强行业自律,主动提醒顾客理性消费,适量点餐。提供合理份量饭菜,减少“大份菜”,提供“小份菜”。

三、农村集体聚餐的提示

农村集体聚餐主办方和承办者(“乡厨”)要自觉履行报告义务,举办或承接每餐次就餐人数100人以上的农村集体聚餐时,在举办前2日(丧事家宴及时报告)向当地镇(街道)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备;

认真落实《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各项要求,保持宴席场所及周边环境清洁卫生,不使用劣质、变质、有毒有害、感官性状异常的原辅材料,正确加工贮存食物,做好餐饮具、用具的消毒保洁。严禁利用不合格食品原辅材料加工制作食品;严禁使用亚硝酸盐、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严禁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严禁提供无合法来源的散装白酒。

温馨提示:消费者外出就餐后身体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近到医疗机构就诊。当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