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当天上午,市博物馆举行了“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以主题讲座和展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广大市民感受文博魅力。
活动中,市博物馆邀请了绵竹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洪其成以“走进乡土文化 赓续千年文脉”为主题,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文史讲座。洪其成结合市博物馆中众多精美的文物,详细讲述了藏在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事件,探寻了绵竹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对我市文物资源以及地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战国龙纹兽纽四耳铜豆、战国铜提梁壶、宋隐青釉坐莲台水月瓷观音像、岳飞名诗拓片《送紫岩先生北伐》……讲座结束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市民们认真观赏了馆内的丰富文物藏品和文献资料,感受家乡千年文脉的深厚积淀。“文物遗产是一个城市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蕴含着城市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通过它们,我们能看到家乡的‘前世今生’,特别有意义。”市民杨喜元告诉记者,看着这些出自于不同年代的精美文物,仿佛自己在与历史对话,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他为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感到很自豪。
此前,市博物馆还面向社会开展了“我与博物馆的故事”征文活动,当天还对优秀的征文作品进行了颁奖。
据了解,绵竹市博物馆展厅面积约2000平方米,以《山水绵竹 洞天福地》为主题,是一座集陈列、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展示场馆。馆内设陶瓷器厅、字画厅、青铜厅三个展览厅,展示了从西周至近代各个时期的藏品近千件(套),共收藏文物2433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件/套,二级文物60件/套,三级文物596件/套。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馆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深化藏品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方式,增强高品质文化供给,营造全社会关注历史、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推动博物馆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