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绵竹 / 魅力绵竹 / 投资绵竹 / 投资环境 / 正文

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产业情况

索  引  号:${InfoData.gk_index} 文  号:${InfoData.doc_no} 发布时间:2024-07-25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绵竹市政府 关  键  词:${InfoData.topic_key}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一、基本情况

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于2015年5月批准设立,位于绵竹市汉旺镇。2015年9月,四川、浙江两省人民政府签署《深化浙川合作框架协议》,将德阿产业园区列为“浙江—四川合作园区”。2019年1月,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授予德阿产业园区“中国锂都”。同月,获批“省级开发区”。园区下辖的绵竹新材料化工园区2022年6月正式获批省级化工园区。

德阿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已批准面积3.93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锂电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绵竹新材料化工园区规划面积5.15平方公里,认定面积1.56平方公里,扩区面积3.59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以锂电新材料产业为核心,以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为辅助。

、产业发展

德阿产业园入驻企业52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已形成6万吨/年基础锂盐产能,是国内重要的锂电产业上游原料保障基地。2022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3.8亿元,入库税收12.2亿元。2023年,在锂盐价格断崖式下滑的影响下,着力挖存量、找增量,实现工业总产值191.9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8.5亿元,同比增长14.6%;,保障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发展。

截至目前,园区共有在建、签约、储备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629亿元。2023年签约30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188亿元,其中,百亿项目1个(中国国际能源)。随着签约(储备)项目在化工园区扩区后陆续落地、建成达产,预计可新增工业总产值1315亿元,实现税收79亿元。

发展优势

绵竹新材料化工园区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磷矿、锂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的省级化工园区。

一是政策优势。德阿产业园区作为飞地园区,入园企业可享受阿坝州民族地区政策支持;享受留存电量政策支持,价格在0.4元/度(税后)以内;可同步享受阿坝州、德阳市产业发展资金支持。

二是矿产资源优势。阿坝州已探明锂辉石7735.9万吨,氧化锂金属量161.84万吨,品位好、易开采。绵竹市是中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已探明磷矿石5.42亿吨可为园区锂电全产业链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

三是交通区位优势。园区距成都市60公里,阿坝州茂县40公里。绵茂公路穿过,德阿快速通道直成万高速什地入口),德天铁路、川青铁路紧邻园区东西两边,园区在中间,铁路在两边,10分钟货物运输即可通过德天铁路发往全国,10分钟即可搭乘川青高铁开始世界之旅。德天铁路汉旺站扩能改造及德阿产业园铁路专用线工程、新市化工园成兰铁路专用线工程的规划建设,不仅让园区聚焦“大熊猫”、联动“大九寨”、共建“大蜀道”,更是与“一带一路”倡议同频共振。

四是产业优势。园区已落户致远锂业、川发龙蟒、国城锂业、川能投德阿锂业、中国国际能源、思特瑞锂业等锂电企业,初步形成以锂电基础锂盐、正极材料为主的产业集群,现有基础锂盐产能6万吨/年。同时,绵竹磷化工产业基础较好,磷酸盐产能占全省半壁江山,川发龙蟒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居世界第一,具备发展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磷产能优势。

五是人才优势。拥有“硫-磷-钛-铁-锂-钙”循环经济产业国省科研创新平台数量12个,全省第一。磷钛锂人才队伍基础雄厚,研发技术人员超千人,产业工人超万人,全省第一。

六是省级化工园区优势。绵竹新材料化工园区作为成都都市圈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具备发展锂盐、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下游动力电池产业的资源条件和承载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

园区立足“产城一体、职住平衡、动静结合”,优化产业功能布局,精准细化产业定位、划定产业边界,大力推动产城融合。先后实施了星旺大桥、锂谷南路、污水处理厂、应急处理池、应急指挥中心、管理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项目供排水管网等配套工程。在已有基础上,以省级化工园区建设为契机,高标准规范化工园区建设,持续健全完善基础配套,确保企业顺利落地、尽快实现投产达产。目前已纳入化工园区扩区规划建设的有主次干道、工业水厂、分布式能源站、220kV变电站、消防站、危化专用停车场、标准厂房、铁路专用线、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安全应急智能化管理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

园区坚持“人城产”三者之间和谐共生、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发展方向,结合汉旺镇空间规划,科学布局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完善商业便民服务体系,增强生活服务功能与园区融合发展,着力打造10分钟“生态圈”。

五、发展定位

建设国内一流化工园区、全国新能源电池材料战略保障基地、全国民族团结及共同富裕示范园区、四川省一流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