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绵竹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环委会办公室印发的《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责任分工方案》(川环委办〔2022〕18号),切实提高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为建设美丽绵竹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
一是制度先行,统筹推进。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顶层设计,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和主要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工作,明确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行动跟进,落实调查。积极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一方面开展九顶山稚类调查,采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法在雉类物种繁殖季和非繁殖季开展两次野外调查进一步科学掌握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雉类资源现状;另一方面开展九顶山大熊猫小种群(德阳片区)现状调查,有效掌握德阳片区野生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现状,针对德阳片区开展野生大熊猫种群的全面调查和评估,为九顶山大熊猫小种群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宣传保障,加强科普。为进一步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一方面加强科普宣教基地建设,我市大熊猫国家公园(绵竹园区)自然教育基地提供多项志愿服务项目、设置特色主题展区并陆续开展主题系列活动,自基地建成以来,共接待实践教育、研学活动70余场次,4000余名少年儿童在参观学习。另一方面,加强生物多样性宣传,结合“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开展“摆摊式”主题宣传活动,向公众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和重要性,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生物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