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德阳市绵竹生态环境局扎实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亮,让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
一、“旧”治点位不放松,日常检查做到位
对过往已经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相关行政村开展日常检查。一是持续做好日常监管工作。不定期到过往完成治理的行政村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日产检查。通过实地查看行政村周边环境,检查已建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出水水质是否达标等情况,如遇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充分发挥周边群众力量。通过走访调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周边受益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并投运前后生活环境的差异,以此判断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成效。同时到相关行政村开展座谈会,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及其他村民代表现场进行满意度评价,村民对目前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整体满意度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显著。
二、“新”治点位严把关,项目实施跟到位
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项目建设,跑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速度”。一是科学合理选址。绵竹生态环境局积极联合镇村、第三方机构及所涉周边村民,采用实地踏勘、“四方共议”的方式,科学进行点位选择,确保拟实施点位的合理性。二是严格实施方案审核。从实施点位图纸设计质量入手,尽量做到接户方案最合理、管网布置最优化、终端处理最适用。加强设计与施工及时对接,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调整,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三是严把建设质量。对材料质量、材料供应商资质等源头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采购材质达标,从源头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对照设计方案,加强对施工方法、作业顺序和实施过程等进行层层监督,从过程中防范和杜绝“偷梁换柱”、“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问题,确保治理质量和效果。四是因地制宜灵活选择治理模式。按照经济实用、处理达标的原则,采用“一村一策”的方式,科学合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成效显著。
三、“运维”落实是关键,维护管理督到位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注重“三分建七分管”,监督管理是关键。一是现场查看运维单位是否对设施进行周边杂草清除、人工湿地收割等维护、设施周边宣传牌是否进行管护,污水处理工艺及说明是否规范、工艺标识牌是否完善等情况。二是检查污水管网建设现状、设施是否存在闲置、空转、出水不达标等情况,形成问题清单并及时联系运维单位要求限期整改。三是核查运维单位运行维护记录的完整性、连续性、真实性,多方位监督运行维护单位运维成效。
目前,绵竹市2023年度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序推进。下一步,绵竹生态环境局将积极扎实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在保证按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同时,确保“新”设施按期建成投运、“旧”设施始终保持长期稳定运行并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