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标准化公开目录 /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 / 领域分类 / 旅游 / 政策文件 / 旅游规划 / 正文

绵竹市乡镇旅游片区规划方案

索  引  号:510683-2024-005028 文  号: 发布时间:2025-03-03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文旅局 关  键  词: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一、县情概况

绵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北部、德阳市西部,地处东经103°54'104°20',北纬31°09'-31°42'之间。幅员面积1246公里,其形状如一支金笔尖,自西北东南伸展,东西宽约42公里,南北长约61公里。西北部属龙门山地区,东南部为成都平原的一部分。东邻德阳市罗江区,东南靠德阳市旌阳区,东北与绵阳市安州区接壤,西南与什邡市隔河相连,西北与阿坝州茂县毗连。

二、划片考量

(一)县域发展定位。

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五个高于一个领跑”,建成经济发展、城乡繁荣、美丽和谐的高质量产业集聚地、高颜值旅游目的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全力冲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奋力实现“五个走在前列”。

(二)划片遵循的依据。

1、坚持顺向优化,做到四个尊重:尊重群众意愿尊重、 历史文化传统尊重、自然经济联系尊重、城乡发展规律。

2、坚持“六个优化”:优化生产力布局、优化国土空间、

优化基础设施及公服设施布局、优化政务服务、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优化乡村振兴布局。

3、坚持发展导向。

4、坚持中心集聚。

5、坚持因地制宜。

6、坚持底线管控。

(三)各片区与县域发展定位衔接。

1、酒乡画境农文旅融合发展片区:

做强绵竹高新区,推动医药食品产业功能区建设,是绵竹建设高质量产业集聚地主要支撑;做优中心城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是绵竹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重要前提。

2、龙门山旅游带绵竹片区:

推动沿龙门山旅游点位连线成片,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全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是绵竹建设高颜值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抓手。

(四)各片区对接中省重大战略、上位规划和专项规划等情况。

1、对接中省重大战略情况。

( 1)酒乡画境农文旅融合发展片区:是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的具体举措,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川酒振兴计划的重要支撑;是贯彻德阳市对绵竹提出在开放发展上走在前列、在打造城乡一体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上走在前列的主要举措。

( 2)龙门山旅游带绵竹片区: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节点;是贯彻德阳市对绵竹提出在打造城乡一体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上走在前列的主要举措。

2、对接上位规划和专项规划、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任务、本地重大发展部署情况。

考虑成渝双城经济圈对玫瑰谷、熊猫谷的战略规划,将两谷城镇开发边界用地纳入一个片区统一划分到龙门山旅游带绵竹片区。同时,将我市建设“三高三地”的发展战略与两项改革后半篇要求和片区划分充分对接融合,从而形成了我市片区划分方案和中心镇体系。

三、拟划片情况。

拟将我市10个镇、2个街道划分为乡镇级片区4个,分别为酒乡画境农文旅融合发展片区、龙门山旅游带绵竹片区、绵远现代农业发展片区、新市绿色转型发展片区;中心镇5个,分别为孝德镇、汉旺镇、麓棠镇、富新镇、新市镇;村级片区28个,中心村(社区 ) 28个。

(一)酒乡画境农文旅融合发展片区。

1、基本情况

该片区位于绵竹市中部平坝区,包含中心城区(紫岩街道、剑南街道)、孝德镇等3个镇(街道),片区面积176.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14%;人口 21.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8.66%;东南部与旌阳区孝泉镇接壤。中心镇为孝德镇,划分村级片区7个,设中心镇1个,中心村7个。

2、功能定位

以中心城区现有工商业和孝德镇的孝文化资源,打造以年画文化、名酒文化、德孝文化为特色,产城一体、产城相融示范区。

(二)龙门山旅游带绵竹片区

1、基本情况

该片区位于绵竹西北部山区和沿山区,包含汉旺镇、九龙镇、麓棠镇、清平镇、广济镇,片区面积873.65平方公里 (其中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04.0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0.1%;人口12.7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8.98%

2、功能定位

依托龙门山及沿山生态景观和人文资源,形成以生态旅游、户外旅游、休闲度假、研学体验、高端康养为主的山地风景游览区和高颜值生态旅游示范区。

3、主导产业

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大熊猫野生动物园、亲子动物园、科普教育、旅游度假等业态,打造中国熊猫谷;依托玫瑰温泉度假等特色资源,推动月季产业园、绵竹玫瑰特色小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中国玫瑰谷;依托清平“九寨沟驿站”区位和优美的山水自然环境为基底,推动亲子游乐、研学旅游、康养度假、文创体验一体发展,打造金色清平旅游度假区;依托汉旺地震遗址公园及优质的沉淀震损资产建设红色旅游基地和365体育运动生活新城,实现产业重构;以大柏林公园为文化本底,建设南轩文化研究传承基地;以中国航空飞行营地为核心,以低空飞行、山地运动为主线,积极开发骑游、探险、露营等特色项目,打造九龙镇山地休闲运动旅游区;以大天池村到白云山的区域为主,重点发展冰雪运动、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产业,打造冰雪运动休闲度假区;以棚花村、云盖村为核心带动,依托生态林木、优美田园风光等优势资源,开发多元化民宿康养休闲产品和服务,着力打造精品乡村民宿集聚区;依托马尾水库水域资源环境,重点发展户外拓展、滨水度假等产业,打造靖庐湖休闲度假区。

2025年,沿山旅游基础设施大幅改善、旅游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旅游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年接待游客量达1500万人,旅游收入突破150亿元。

四、划片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此次划片后绵竹市涉旅或以文旅发展为主导产业的区域为总面积1049.8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4.5%,人口34.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7.64%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总体思路

绵竹市将以此次乡镇旅游划片分区为机遇,紧紧围绕四川省及德阳市“十四五”文旅融合发展规划要求,以绵竹建设“三高三地”为核心,以打造高颜值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为引领、以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为基础、以重大引爆性文体旅项目推进为抓手,深度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深度融入旅游发展新格局,继续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二)工作路径

1、按照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乡镇旅游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要求,抓好乡镇片区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2、以创建天府旅游 名县为引领,加快建设重大引爆性文体旅项目,让游客有得游。

3、以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为基础,加快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让游客舒心游。

4、以建设“快进、畅、慢游”旅游交通体系为目标,加快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建设,让游客方便游。

5、以全面加入四川省“十大”文旅品牌建设为延伸,不断强化营销推广,提升绵竹影响力。

6、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为平台,继续深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营建共建共享氛围。

7、以继续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案

1、由于受“三区三线”政策影响,加之绵竹市作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绝大多数文旅项目均不在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土地要素供给已经成为文旅项目落地的制约瓶颈。

2、为积极做好适应新形势下文旅项目推进落地工作,我们拟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充分利用绵竹市作为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镇村试点的良好契机,进一步优化镇村产业布局,高效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资源;二是在文旅重大项目落地过程中,尽可能引导使用集体建设用地;三是尽最大努力盘活现有存量资源。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