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特大地震灾难造就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地震遗址群落。绵竹市汉旺镇东汽厂区以其独有的代表性与北川县城、汶川映秀镇、都江堰市虹口乡深溪沟4个地点,被列为国家级工业地震遗址。
遗址公园简介
绵竹市汉旺地震遗址公园总面积为1.72平方公里,包括遗址保护区(东汽厂区、汉旺老城区)、纪念区(绵竹市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纪念馆、“5.12”钟楼及纪念广场)、科普区(科普馆)、游客中心等区域。
进入公园,你将乘坐导览车在导览员的解说引导下进入东汽厂区遗址、汉旺场镇遗址区,感受地震瞬间留下的“依偎楼”、“ 农经大厦”、“ 塔坚强”、“ 断层楼”、“ 绝缘桥”、“ 原汉旺政府遗址”……
绵竹市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纪念馆占地2600平方米,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唯一一个原址建设的遗址纪念馆,全年免费对外开放。纪念馆充分运用虚拟技术、网络等数字化手段,通过图片、文字、实物、音像、视频等方式,并在全国首家采用360°矩形沉浸式4D影院技术,以独特的板房安置生活和“8·13清平泥石流”片段,亲身体验地震,真实再现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全过程。纪念馆全面反映了绵竹各级领导带领人民群众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历程,全方位展示“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绵竹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奋斗历程,彰显和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绵竹市汉旺广场的大钟指针,永久定格在14:28的特殊位置,成为极具意义的建筑,也是5.12汶川大地震最好的纪念碑。
科普馆的前身为数字馆,2009年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大MBA校友会等联合捐建。2014年5月,经四川省地震局组织专家评审,汉旺地震遗址公园顺利通过验收,正式被认定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科普馆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实物等方式,向参观者全面反映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展陈地震应急避险知识和工程性防御宣传内容,展示了监测地震的相关仪器;增设VR体验设备、防震减灾知识抢答系统、地震纵横波演示台、抗震建筑搭建体验台等科普体验设施。馆内的3D地震立体电影,让人直观感受地震灾害发生的场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直观地宣传防灾减灾的科普小常识;尾厅的“5.12”罹难同胞献花献花圈的电子终端,能寄托哀思、缅怀逝者,为罹难同胞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三基地一窗口”教育基地
汉旺地震遗址公园作为“三基地一窗口”教育基地,全年免费对外开放,2012年9月开馆至今已顺利接待来自德阳、成都、绵阳及部分省外、国外(英国、法国、新加坡、加拿大、以色列、独联体、波兰、马其顿、非洲等)游客共计400万人次。
为充分发挥基地的教育作用,认真做好群众的参观接待工作,不断丰富馆内展陈文物。为深化绵竹各级干部、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感恩之心,已组织市内部分中小学生和党政干部进行参观,切身感受5.12绵竹抗震救灾的艰辛历程和恢复重建的伟大奇迹。多次对前来参观的省、市、县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感恩教育等,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宣传防灾避灾知识。
钟楼
绵竹市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纪念馆
游客中心
科普区(科普馆)
遗址区
东汽厂区遗址宣誓台和十二层科研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