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研判认为,2024年4月份我市发生洪涝灾害风险中等偏低,地质灾害风险中等偏低,农作物病虫害风险中等至中等偏重,森林火灾风险中等偏重。
一、趋势分析
(一)气象灾害。预计4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月内冷空气活动总体偏弱,有一般至中等强度的春旱天气发生,月平均气温18.0℃左右,总降水量30~40毫米。月内主要降雨天气过程:3日晚~7日小到中雨,日平均气温下降4℃左右;9日前后小雨;14日前后小雨,气温略有下降;18日前后小雨;24~26日小到中雨,气温有所下降。。
(二)水旱灾害。预计4月我市境内各主要河流及中小河流水势总体稳定,河流水位变幅1.0m以下,发生较大水位波动的可能性小,旱情发生可能性小。
(三)地质灾害。4月气温回升,降雨增多,易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风险中等偏低。
(四)森林火灾。4月属我市森林高火险期,随着气温持续上升,进山旅游人员、农事和生产生活用火增多,林下施工作业等活动频繁,野外用火管理难度加大,加之清明期间祭祀上坟,全市林区防火压力明显增大,森林火险趋势等级预计可达2~3级,森林防灭火工作形势严峻。
(五)农作物病虫害。4月我市大面积小麦生产正处于灌浆期,是赤霉病菌、条锈病浸染危害的关键时期,近期天气非常有利我市当前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危害,预计4月小春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为中等偏重发生(4)级。其中:小麦条锈病中等偏重发生(4级);小麦白粉病中等发生(3级);小麦赤霉病重发生(5级);麦类蚜虫中等偏重发生(4级);油菜蚜虫中等偏重发生(4级);油菜菌核病中等发生(3级);油菜霜霉病中等发生(3级)。
二、防范措施及工作建议
(一)气象灾害方面。一是各镇(街道)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大春播种,做好秧田水管和薄膜育秧管理,加强小春作物的田间管理,重点关注以小麦条锈病、蚜虫、油菜菌核病为主的小春病虫害发生发展,尽早防治;二是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确保大春生产用水;三是临近“清明节”,各林区应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四是春夏之交,易出现局地大风、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加强防范。
(二)水旱灾害方面。一是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要提前修订完善防汛应急预案;二是加强防汛监测预警设施维保,在汛前各有关单位要对防汛监测预警设施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汛期正常使用;三是加快推进涉河工程建设,各涉河在建项目要抢抓有利时节加快工程的建设,开展汛前安全检查;四是积极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工作,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要及时补充防汛物资,保证应对灾害的基本需求;五是全力做好春灌用水工作,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用水管理制度,科学调度,对旱片、尾水难点地区,实行重点突出,限时解决,做到上、中、下游均衡受益,确保春灌用水有序开展。
(三)地质灾害方面。一是排查威胁群众聚居点、道路沿线、矿山企业及山区在建工程的驻地和工区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陡边坡、靠山临崖、沟口等易发灾地段,按照“轻重缓急”,开展监测、排危、治理等整治工作;二是分层次、全覆盖对辖区内的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宣传、避险演练工作;三是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要将应急避险落实到人到点,做到临危不乱;四是坚决做到“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做到“早转、快转、尽转、多转”,并做好撤离人员的管控工作。
(四)森林火灾方面。一是加强火源管控力度,抓好关键节点,管好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在防火期内要加强对野外施工、农业生产、旅游踏青等人员的检查,严禁携带火种火源及易燃易爆物品进山入林,禁止一切野外违规用火;二是持续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回头看”,督促对责任区域内林区输配电线路的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景区游山道、寺庙、公墓、坟地、居民点等周边林下可燃物清理,消除森林火灾隐患;三是强化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多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四是全面落实扑火组织指挥、人员调配、机具装备、通信联络、后勤保障和物资储备等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坚决打早打小打了;五是严格落实值班值守、领导带班和 24 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火情归口报告制度,确保火情信息畅通。
(五)农作物病虫害方面。一是继续组织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充分发挥各专业测报点和群测群报点的作用,加强防控技术的指导服务和落实情况的检查,加大调查范围和调查频次,及时调查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全面掌握小春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发展态势,准确发布病虫情报、防治警报,为科学防控提高依据;二是强化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及时控制害虫扩散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