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研判认为,2024年3月份我市发生洪涝灾害风险中等偏低,地质灾害风险中等偏低,农作物病虫害风险中等至中等偏重,森林火灾风险中等。
一、趋势分析
(一)气象灾害。预计3月我市平均气温略偏高,降水量正常,月平均气温12.5℃左右,月总降水量16~22毫米。月内主要降雨天气过程:5日前后早晚小雨或零星小雨;8日前后小雨;13~15日小雨,局部中雨,气温有所下降;19日前后小雨,日平均气温下降4℃左右;22~24日小到中雨,气温有所下降;28日前后小雨,局部中雨。
(二)水旱灾害。预计3月我市境内各主要河流及中小河流水势总体稳定,河流水位变幅1.0m以下,发生较大水位波动的可能性小,均不超警,不排除局部出现“桃花水”,其中石亭江预测最大流量10-20m³/s,绵远河预测最大流量8-18m³/s;根据德阳市枯季河流水情特性及春灌需求预计,3月绵远河来水量较多年均值偏多5成,石亭江来水量较多年均值偏多5成。
(三)地质灾害。3月气温回升,桃花细雨、连绵雨,易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四)森林火灾。3月我市仍处在森林高火险期,加之气温逐渐回升,进山游客增多,农事、生产生活用火较多,林下施工作业等活动频繁,森林火险趋势等级预计将上升,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全市森林火险等级为2~3级。
(五)农作物病虫害。据气象分析,2月上中旬气温忽高忽低,下旬气温略低,该气候条件虽不利于虫害发展蔓延,但有利于病害发生,预计3月小春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为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3(4)级〕,其中:小麦条锈病中等发生(3级);小麦白粉病中等发生(3级);麦类蚜虫中等偏重发生(4级);油菜蚜虫中等偏重发生(4级);油菜菌核病中等发生(3级);油菜霜霉病中等发生(3级)。
二、防范措施及工作建议
(一)气象灾害方面。一是随着气温回升,各镇(街道)要加强小春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同时应充分利用有利降水条件,及时做好蓄水保墒工作,为小春作物积极生长及后期大春播栽提供有利的水分条件保障;二是春季天气多波动,特别是强降温、阴雨等天气易对小春作物后期生长、春耕等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应做好相应防范工作;三是城镇、森林火险等级较高,请注意防范城镇、森林火险;四是春季气温波动较大,利于流行病的发生,需加强春季流行病的监测和预防。
(二)水旱灾害方面。一是目前处于枯水季,但仍需注意山洪灾害危险区及隐患点巡查;二是加强河道施工安全管理,科学保水蓄水,合理调配水源,科学轮灌。
(三)地质灾害方面。一是以4月底为时间节点,各单位、行业部门根据辖区和行业领域特点,提前部署、有序开展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是排查威胁群众聚居点、道路沿线、矿山企业及山区在建工程的驻地和工区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陡边坡、靠山临崖、沟口等易发灾地段,摸清地质灾害隐患底数;三是分层次、多形式、大范围对辖区内的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宣传、避险演练工作;四是不折不扣执行防灾避险机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坚决做到“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做到“早转、快转,尽转、多转”,并做好撤离人员的管控工作。
(四)森林火灾方面。一是加大火源管控力度,抓好关键节点,管好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在防火期内要加强对野外施工、农业生产、旅游踏青等人员的检查,严禁携带火种火源及易燃易爆物品进山入林,禁止一切野外违规用火;二是持续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督促对责任区域内林区输配电线路的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景区游山道、寺庙、公墓、坟地、居民点等周边林下可燃物清理,消除森林火灾隐患;三是强化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多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四是严格落实值班值守、领导带班和 24 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火情归口报告制度,确保火情信息畅通。
(五)农作物病虫害方面。一是继续组织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充分发挥各专业测报点和群测群报点的作用,加大调查范围和调查频次,及时调查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全面掌握小春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发展态势,及时开展测报会商,准确发布病虫情报、防治警报,为科学防控提高依据;二是因地制宜采取生物生态控制、理化诱控、应急防治等综合措施,强化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及时控制害虫扩散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