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博物馆于1993年9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四川省编制委员会川编发(1993)94号文件批准建立的专题博物馆。2008年地震后重建了博物馆,新馆于2010年投入使用。
绵竹年画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3727.3 m2 ,功能齐全,有文物库房、展厅、爱心画家捐助介绍展示厅、学术报告厅、传习培训厅、接待、纪念品交流中心、办公区等。馆内设施齐全,收藏了大量古代民间年画和新年画。有中国最大的挤粉门神,最长的风俗年画,最大的手绘门票,独一无二的双面年画拓片版和填水脚年画等等。客人还可以体验制作年画。
绵竹年画博物馆是从事公益性服务的全额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对绵竹年画的搜集、整理、保护、传承、研究、创作、宣传、推广工作。承担着绵竹年画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研究、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宣传推广、教育培训的功能,以及对年画产业的专业技术的支持与服务,对全市民间年画艺人及作坊的专业服务指导。
1993年绵竹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木版年画)之乡”,绵竹年画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1995年绵竹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绵竹年画博物馆被命名为首批“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绵竹年画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绵竹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被国家文化部授牌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绵竹木版年画)”;2011年被命名为“廉政年画创作基地”;2019年被命名“非遗文化项目体验基地”……长期以来,绵竹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这一文化传统。从2002年起坚持每年腊月23日举办“绵竹年画节”,在历时一个月的活动中再现传统的民风民俗,同时,融入了当代的表现内容,使传统民俗活动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