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民法典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切实提升农村群众法治素养,3月5日,汉旺司法所联合锦锐法律服务所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题普法活动。通过案例讲解、互动答疑、情景模拟等丰富形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生活指南",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
精准普法:把"法言法语"变成"家长里短"
"老张家承包地边界纠纷怎么依法解决?""父母留下的宅基地子女如何继承?"驻村律师王明以村民身边真实案例为切入点,用方言土话生动解析民法典中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等20余项热点条款。针对农村多发的民间借贷纠纷,现场演示"借条规范填写模板",强调"口头约定也要留证据"等实操要点,让村民直呼"比电视剧还精彩"。
创新载体:让法治教育"活起来""用得上"
普法团队创新采用法律知识趣味问答游戏,将民法典知识点融入趣味环节。村民通过回答问题,了解法律知识。"胎儿是否有继承权?"面对这个特殊问题,65岁的张大爷在律师指导下翻到民法典第16条,恍然大悟:"原来法律这么有人情味!"现场还发放自编的《民法典乡村生活50问》手册,用漫画图解形式呈现法律知识。本次活动共发放普法资料1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8人次,为3户家庭提供了后续法律援助预约服务。
长效机制:法治种子扎根乡土
汉旺司法所所长袁超表示,本次普法活动只是开端,未来将建立"四个一"常态化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法治讲堂、每季度组织一次模拟法庭、每户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每村建设一处法治文化广场。通过持续浸润式普法,真正让民法典从纸上走进心里,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法治基石。
法治甘霖浸润乡土。这场带着泥土芬芳的民法典宣讲,不仅解开了村民的法律困惑,更播撒下法治文明的种子。当越来越多的群众学会用法律捍卫权益、化解矛盾,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必将增添更加坚实的法治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