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
近日,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市气象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应急局五个部门对我市2025年6月份自然灾害风险趋势进行了会商研判,提出了防范措施及工作建议,形成了《绵竹市2025年6月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报告》。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提早谋划、认真部署,切实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绵竹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6月5日
绵竹市2025年6月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
分析报告
综合研判认为,2025年6月份全市发生水旱灾害风险中等偏高、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农业病虫害风险偏重、森林火灾风险较低。
一、趋势分析
(一)气象灾害。预计6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月平均气温25.0℃左右,月总降水量70~85毫米。月内主要降水天气过程:1~2日阵雨;4日前后阵雨;6日前后阵雨;11~13日小到中雨;18日前后阵雨,局部中雨;20~22日小到中雨;25~27日中到大雨;30日前后中雨。
(二)水旱灾害。预计 6月我市境内主要河流及中小河流可能发生一定洪水过程,对应降雨时段,主要洪水过程出现在下旬的概率较大;绵远河、石亭江预计水位最大变幅在1~1.5m,出现超警洪水的可能性较小,中小河流最大水位变幅预计在1~2m,不排除个别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洪水的可能性。
(三)地质灾害。6月降雨强度增大,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四)森林火灾。根据气象部门预测6月全市有8次降雨天气过程,加之林区植被返青,植物含水量接近常年正常值,预计6月我市林区森林火险等级较低,火险等级为1级。
(五)农作物病虫害。由于病虫基数和秧田落卵密度大,螟蛾羽化周期和卵块发育进程集中,气候适宜等因素影响,预计6月全市大春主要农作物水稻病虫害为重发生(5)级,以水稻螟虫、稻瘟病等病虫害为主。
二、防范措施及工作建议
(一)气象灾害方面。一是初夏易出现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等局地强对流性天气,请注意防范,山区及沿山区加强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监测防范;二是6月部分时段森林火险等级较高,需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三是目前我市气象夏旱得到解除或缓解,但6月夏旱可能再次发生发展,请抓住有效降水过程做好蓄水保水工作。
(二)水旱灾害方面。一是正值汛期,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的防汛责任人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严格落实“三查”“三个避让”工作机制;二是涉河在建项目要加快施工,预留出河道行洪通道,不得阻碍河道行洪安全;三是加强隐患排查及整治工作,重点关注水库、河道险段、山洪灾害危险区、内涝易发区等重要部位,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置,一时不能处置的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降雨时段要加强监测。
(三)地质灾害方面。一是认真组织巡排查,聚焦群众聚居点、道路沿线、矿山企业及山区在建工程的驻地和工区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陡边坡、靠山临崖、沟口等易发灾地段,组织村组干部、监测员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发动广大群众识灾报灾;二是动态发布预警信息,气象、应急、自然资源、水利根据降雨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及时准确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属地镇、行业部门要将预警信息传达至防灾负责人、受威胁群众;三是坚决做到“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做到“早转、快转、尽转、多转”,并做好撤离人员的管控工作,多层级、多方式复核避让转移情况,形成工作闭环;四是督促在建工程落实防灾措施,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履行属地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建设单位首要责任、施工单位主体责任;五是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值班人员要熟知信息报送要求和属地、行业防灾基本情况,做好信息上传下达;六是加强督导检查,通过“四不两直”方式,检查各防灾责任单位地质灾害机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正常运行,防灾责任和措施是否覆盖到一线,对发现的问题,运用“两书一函”的方式,督促整改,直至整改到位形成闭环。
(四)森林火灾方面。一是常态化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回头看”,督促对责任区域内林区输配电线路的隐患排查整治;二是持续、多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森林防火意识;三是密切关注天气和森林火险变化趋势,在持续阶段性高温天气等重点时段,因险设防,加强巡护监测,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五)农作物病虫害方面。一是加强病虫监测预报,为种植户提供精准防控信息;二是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农作物抗病虫能力;三是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进农药减量化工作开展;四是大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病虫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五是实施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培训,提高种植户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意识和水平,防止出现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