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涉林镇,市森防指成员单位,国有林区单位:
当前,我市已全面进入高火险期,加之全国两会临近,企业复工复产、农业生产、踏青旅游、清明祭祀等野外用火增多,森林火灾风险突出,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相关文件会议要求,深刻汲取近期甘孜雅江和阿坝壤塘森林火灾教训,抓实抓细当前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树牢底线思维,强化责任落实。今年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不能屡屡重蹈覆辙”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成果向纵深拓展的关键之年,政治要求高,现实意义重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2月11日全省地质灾害防治、森林草原防灭火及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森林防灭火工作决策部署,充分认清当前森林防灭火工作形势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各有关部门(单位)切实做到工作早部署、责任早到位。各级责任包干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长效机制要求,及时到包干辖区开展工作。有关部门(单位)切实把“防、救、治”责任链条拧紧扣牢,坚决防范遏制森林火灾发生。
二、严格火源管控,抓好隐患治理。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落实《关于加快解决两个普遍性突出问题的若干措施》要求,严格野外用火审批,严控农事用火、民俗用火、生产用火、施工用火、野外生活用火,严管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点放孔明灯等,严厉打击各种野外用火违法行为,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健全镇、村和国有林区单位森林防灭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开展“五周五缘”林下可燃物清理工作,加大对林边村、林缘户、林中人和特殊人群管理。要坚持把林区卡点(检查点)作为防灭火的“第一道防线”,设置森林防火警示牌、预警信息提示牌,严格执行防火宣传、出入登记,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森林防火区。要持续紧盯重点目标、重要设施,关注老隐患点的变化、新隐患点的发育,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逐一整改,确保不留死角盲区。要严格落实《四川省林牧区输配电设施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导则(试行)》要求,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厘清压实产权(运维)单位主体责任。属地和经信、电力部门要督促电力设施产权人和有关地方、单位,加大输配电设施本体缺陷、变压器台区、周围易漂浮物及易燃物、线路下方超高树木、通道内外树(竹)矛盾等隐患治理,推动实施配电网绝缘化改造和本体提升工程。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为“树线矛盾”治理提供林木砍伐政策支撑保障。要完善大风天气紧急停运避险机制,经信、电力等部门要按照“一线一策”制订停运避险方案,刚性落实7级大风停运避险要求,推动实现“林电共安”。
三、加强监测预警,重视宣传教育。应急、自然资源、气象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加密大风、雷电等极端性、突发性气象活动实况监测,及时、科学研判火险等级并发布预警。落实逐级叫应、联动响应机制,确保警示信息、防控措施和用火要求传递到每家每户每个人,严格按照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响应机制要求落实各项响应措施。要综合运用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高点瞭望、地面巡护、舆情监测等多种方式,织密火情网络,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利用“两微一端”、广播、电视、短信、“村村通”、标语标牌、安全提示卡等渠道,广泛开展宣传警示教育,提醒进山入林人员主动交出火源火种。
四、强化能力建设,前置应急准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关于加强地方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地方防灭火专业和镇村两级半专业力量建设。各级扑火队伍要保持备勤备战状态,对物资装备和设施等全面进行排查梳理,及时补充维护,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科学高效处置。要完善应急预案,科学前置力量,确保闻令而动、有火即出,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火扑灭,避免小火酿成大灾。消防救援部门要充分发挥国家队、主力军作用,通信部门做好灾害现场应急通信保障,提升火灾扑救现场通信保障水平。
五、严格值班值守,规范信息报送。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决杜绝脱岗漏岗。要严格落实“有火必报、扑报同步”信息报告制度,火情报告要素齐全,信息内容准确规范,坚决杜绝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和多头报送、信息倒灌等问题,要加强火情调度,多渠道了解火场信息,及时分析研判火势发展,全方位掌握火场态势。
六、科学处置火情,守牢安全底线。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切实把保护人民群众和扑火人员安全放在最高位置,严格执行森林火灾灭火组织指挥规范,加强火场安全管控和扑火行动管理。要刚性执行“三先四不打”“十个必须”“十个严禁”等灭火要求,要按照统一指挥、专业指挥的原则进行有效扑救。气象部门要加强火灾现场应急处置保障,建立火场专题预报体系,为扑救力量部署、扑火行动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绵竹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2025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