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五公开 / 结果公开 / 正文

封停243口矿井后九顶山如何缓解“阵痛”

索  引  号:GKmzs-2020-007129 文  号: 发布时间:2018-07-12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 关  键  词: 浏览次数:999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编者按:去年以来,我市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全力推进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探采矿权集中清理整顿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快转型发展。7月5日,四川日报以《封停243口矿井后,九顶山如何缓解“阵痛”》为题,深度报道了绵竹全面清理整顿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探矿权、采矿权后,着力解决面临的系列后续问题,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有力举措和良好成效,本刊予以转发,以飨读者。

 

7月3日上午,雨后,绵竹市清平镇九顶山,农家乐山村小筑的老板马从富正收拾院落。

一年前,他还是当地一个煤矿老板。转变,源于绵竹市对九顶山的生态治理。

绵竹是我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磷矿石总储量达1.7亿吨,但90%以上的矿石在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内。

去年6月,绵竹在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全面清理整顿探矿权、采矿权,修复矿区生态环境。截至目前,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46个矿权基本完成整改任务,累计封停矿井243口。

关停后,还需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

矿工如何再就业?

培训、就业一条龙

从矿工转变为手工艺者,金花镇云盖村的郑邦化切身体会到了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的一系列变化。

绵竹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王锡林坦言,矿井封停后,上千名矿山职工失业,这给当地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为让矿山职工再就业,绵竹提供了多种选择。

去年起,绵竹为矿山职工开设了若干个培训班,涵盖焊工、机修工、竹编等,并由绵竹市人社局推荐就业,实现培训、就业一条龙。

郑邦化就是受益者之一。通过学习竹编,郑邦化成为一名手工艺者,如今他编的咖啡杯、椅子等很受欢迎。

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等,绵竹还在旅游业上做足文章,将昔日的矿山打造为景区。今年初,从清平镇到盐井村的矿山观光小火车开通,就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光旅游。“一到节假日,每天小火车的门票收入在5万元左右。”相关负责人介绍。

矿山成了景区,机会也多了。据介绍,目前,观光小火车不仅为矿山职工提供了20多个公益性岗位,也为附近转型开民宿的矿山职工带来了生意。

卖竹编的同时,郑邦化也搭上了“旅游快车”,他经营的民宿“到周末26个床位都会住满”。此外,绵竹还对组织涉矿职工到外地务工的人进行奖励。去年,6个磷矿被封存后,东北镇的范福海就带职工到云南、贵州等地务工。得知绵竹的奖励政策后,范福海开始组织带领其他矿山职工外出。截至目前,范福海共带了500多人外出务工。

下游企业如何生存?

鼓励建市外原料生产基地

除了涉矿人员再就业问题,下游磷钛化工企业的问题也随之显现。

由于九顶山矿产资源丰富,此前,这里山下聚集了不少磷钛化工企业。数据显示,2016年,绵竹共有磷钛化工企业58家,产出磷矿石400万吨,总产值165亿元。算上上游的矿产开采,2016年,绵竹磷钛化工产业总产值达234.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4.33%。

然而,2017年,因矿井封闭,这些企业面临用料难的问题,且每吨磷矿的成本增加了160元左右。成本加剧,不少企业只好关门。去年,绵竹磷钛化工总产值155.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1.2%。目前,该市磷钛化工企业仅剩31家。

下游企业如何生存?

绵竹市经科局总经济师陈骁透露,绵竹正在积极对接马边、雷波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鼓励企业建立市外原料基地及生产基地。

此外,用好飞地产业园,也可解决企业用料难的问题。陈骁介绍,飞地产业园——德阿产业园就位于绵竹。“阿坝州规定原矿不出州,但通过共建飞地产业园,阿坝州的原矿就可以到绵竹。这样不仅解决了企业用料难的问题,也带动了州内的经济发展。”

在陈骁看来,保护生态不可避免会给产业带来阵痛,但“也是倒逼产业升级的好时机”。

据悉,绵竹也正在培育新的经济支柱。目前,锂电企业——致远锂业已入驻德阿产业园。一期2000吨氯化锂项目已开始投料生产,项目投资5.9亿元,年均营业收入22亿元。二期项目投资8.4亿元,计划于2020年建成万吨级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四川日报》记者 栾静 雷倢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