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
近日,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市气象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应急局五个部门对我市2025年1月份自然灾害风险趋势进行了会商研判,提出了防范措施及工作建议,形成了《绵竹市2025年1月及春节期间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报告》。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提早谋划、认真部署,切实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绵竹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1月2日
绵竹市2025年1月及春节期间自然灾害
综合风险分析报告
综合研判认为,2025年1月及春节期间全市发生洪涝灾害风险较低,地质灾害风险一般,农作物病虫害风险较低,森林火灾风险较低。
一、趋势分析
(一)气象灾害。预计1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略偏少,月平均气温为6.0~6.5℃,月总降水量为6~8毫米。月内主要降水天气过程:3日晚零星小雨;7~9日小雨,山区小雪,日平均气温下降3至4℃;13日前后小雨,气温有所下降;19日前后零星小雨,气温略有下降;24日前后小雨或零星小雨,气温略有下降;29~31日小雨,山区小雪,日平均气温下降3℃左右。
(二)森林火灾。根据气象部门预测,1月全市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略偏少,综合气象、物候、林下可燃物及林区人为活动等因素,预计1月全市林区森林火险等级较低,森林火险趋势等级为1级,部分时段可达2级;元旦、春节期间,市民外出郊游、进山入林、上坟祭祀活动增多,野外违规用火管控压力大,人为森林火灾风险高,应加强巡护监测,严格野外火源管控,严防人为森林火灾发生。
(三)地质灾害。进入1月,冻融交替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风险一般。
(四)水旱灾害。预计1月我市境内主要河流及中小河流水势总体平稳,河流水位变幅在1.0m以下,均不超警;根据德阳市水文局预测绵远河1月最大流量3~20m³/s,石亭江1月最大流量5~25m³/s。
(五)农作物病虫害。预计1月小春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为轻发生(1级)。其中:小麦条锈病轻发生(1级);麦类赤霉病轻发生(1级);小麦白粉病轻发生(1级);麦类蚜虫轻发生(1级);油菜蚜虫轻发生(1级);油菜菌核病轻发生(1级);油菜霜霉病轻发生(1级)。
二、防范措施及工作建议
(一)气象灾害方面。一是月内冷空气活动阶段性偏强,高海拔山区可能出现雨雪、道路结冰等,须注意加强防范;二是冬季城镇和林区气象火险等级较高,须加强火源管控,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三是农业上,做好大棚蔬菜、经济林木、果树的防寒保暖措施,注意防范霜冻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晴好天气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减少病菌虫卵越冬基数,利用有效降水做好农田水利设施的蓄水工作。
(二)森林火灾方面。一是目前已进入防火期,须加大火源管控力度,特别是春节期间林区禁燃烟花爆竹孔明灯等;二是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多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开展文明祭祀宣传,切实增强广大市民的森林防火意识;三是全面落实“林长+网格员”管理要求,充分发挥“两点一哨”作用,加大对进山入林人员检查力度,加强对各类野外用火管控巡查,健全林区在建工地联防联控措施,严格特殊人群施工动火作业管控,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坚决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四是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林区可燃物清理等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和森林火险变化趋势,因险设防,加强巡护监测,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三)地质灾害方面。一是强化对冬季冻融交替的风险研判,牢固树立“四季防地灾”工作态度,保证思想不松懈、工作措施不放松;二是利用叶落草枯有利条件,对临山靠崖的聚居点、景区、项目营地等人员密集的周边区域开展细致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要迅速落实监测、排危处置、避让等整治措施,并对措施落实情况“闭环管理”;三是对返乡群众、外来游客、新进场的班组开展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宣传培训,组织开展避险演练。
(四)水旱灾害方面。一是目前已进入枯水季,相关镇(街道)、单位仍需注意水利工程调度及上游来水造成的水位波动影响,加强河道施工安全;二是要做好蓄水工作,合理调配水源,充分利用好水资源;三是各镇(街道)要及时开展隐患排查,并做好隐患分类及修复计划工作。
(五)农作物病虫害方面。一是组织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充分发挥各专业测报点和群测群报点的作用,加大调查范围和调查频次,及时调查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全面掌握小春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发展态势,及时开展测报会商,准确发布病虫情报、防治警报,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二是因地制宜采取生物生态控制、理化诱控、应急防治等综合措施,强化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及时控制害虫扩散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