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水务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研究起草水务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2、统一管理全市城乡水资源(含空中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中长期供求计划和有关专业规划;负责对全市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中涉及水资源的论证审查;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
3、负责水资源保护工作。
4、负责全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
5、指导全市城乡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的行业管理和水行政执法工作。
6、组织编制、审查中、小型水利工程规划、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初审转报小型水利基建项目初步设计。组织建设和管理市内的重点水利工程。组织编制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计划,负责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及招投标监督管理;参与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和资格审查。
7、负责全市的江河管理工作。
8、负责研究提出全市农村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
9、指导全市水土保持工作。
10、负责全市城乡饮水安全、政策研究、饮水安全规划、市本级供水价格核算;负责农村供水厂站运营管理的技术指导、应急预案编制指导、管理人员上岗证办理,负责对运营管理单位进行考核。
11、负责管理全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指导全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的工作,对受监项目监督计划、项目划分、质量与安全评定报告等文件进行审核,组织开展全市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参与受监项目的验收。
12、组织实施全市职责范围内的地方电力管理工作,指导水利行业地方电站电网管理,实施技术监督,组织实施农村电气化建设。
13、组织指导全市水务行政执法。协调处理重大水事、纠纷,调查处理重大水事、违法案件。
14、对全市水利行业的资金使用和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15、指导全市水利行业职工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水利行业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水利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工作。
16、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1.完成支渠维修补烂160.9公里,疏掏斗农毛渠2295.4公里,塘库蓄水总量达到1340万方,于5月31日完成35.5余万亩栽插任务,实现了满栽满插,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积极组织实施国管工程岁修工作。完成红岩渠疏掏清淤6.74公里、汉九渠疏掏清淤1.5公里及其他多处国管卡脖子工程零星补烂等。对1097口机沉井进行维修清淤,落实5口新增机沉井。
3.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绵竹市官宋硼堰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工作.计划改造10条渠道,工程段渠道总长14.61km,改造渠道长13.97km,修复西堰渠道长1.2km,新建、整治渠系建筑物共296处,配套智能量水系统6套,目前已完成30%。
4.绵竹市备用水源地柏林水库规范化整治渠道治理工程整治截流渠共计1098m,配套生活污水初级处理池1处;2017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绵竹市2017年中央财政水利发展专项资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维修养护项目;2016年四川省都江堰灌区配套续建工程绵齐、绵孝项目;绵竹市2013年“7.9”洪灾收尾项目均进入审计阶段。“十三五”农村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问题2、抓实防汛保安工作。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防汛责任。成立镇乡防汛指挥部21个,村社工作组198个、企业防汛工作组106个,落实镇乡防汛信息员28人,落实和明确各类防汛责任人1289人。修订、编制、完善和审核市、镇、村、水库、电站、教育系统、卫计系统、危险点等各类防汛应急预案142套。
2.调整充实防汛抢险队伍、物资。全市储备铁丝2吨、编织袋11.5万根、麻袋5000条、铅丝笼1480 个、救生衣800件、手提式强光灯10只,吸水膨胀袋5000条、应急抢险网99套、防汛雨具200套、砼三角四面体311个,砂石料6750方,石料6100方,发电机2台、冲锋舟3艘。组建了以武警、消防专业队伍和群众防汛队伍相结合的、不同层次的防汛抢险队伍,并开展了山洪及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确保抢险队伍拉得出,打得赢,抢大险。组织镇乡和指挥部成员单位94人防汛责任培训,开展防汛值班岗位培训84人次,组织开展防汛演练演练429次。
3.沉着指挥6.26”、“7.11”、“7.20”抗洪抢险。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一次、Ⅲ级应急响应三次、Ⅳ级应急响应一次。投入抢险人员3289人次、机械570台班、运输车辆1125台班,投入三角四面体288个、钢筋12吨、铅丝笼500个,投入财政资金700余万元,疏浚河道1100多米32.9万多方,除险加固堤防11处共1430多米,修复供水管网16900多米,估算防洪效益达9000多万元,实现防汛安全零伤亡。
4.组织实施完成了S107石亭江1号桥上下游左岸(绵竹市)堤防水毁修复加固工程、绵远河清平镇、富新镇、汉旺镇。
镇等18处堤防水毁临时加固工程,投入资金1400万元,修复加固堤防565米,临时整治堤防1245米。组织实施2018年度山洪灾害防治群测群防项目,整个汛期对1289个防汛责任人发送防汛预警短信36454人次,发送水文信息及防汛宣传小知识248358人次,累计信息条次52万余条,其中,通过山洪预警系统平台自动产生预警12次,自动发送预警短信3200多条,涉及责任人274人。
1.强化执法人员素质培训,规范水事案件办案程序,维护正常涉水事务秩序。全年开展河道巡查执法300余次,办结行政处罚案件129件,扣押涉案机具170余台(辆),收缴罚没款85.82万元。由道安委牵头,配合金申公司,没收非法砂石料5000余方。
2.严格取水许可审批,截至目前共接件64件,完成取水许可审批25件,水资源论证17件,水土保持方案审批16件,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5件,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1件,共计完成审批64件,办结率达100%。做好水资源论证工作,完成新办、续办取水许可25件,完成水资源论证17件,现已完成水资源论证待取水工程验收的5家。
1.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充分发挥河长制推进流域治理的统筹作用,以巡河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河长制工作机制和信息平台建设;以治河为抓手,突出抓好水资源保护、河湖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的落地落实。
2.有序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与市发改局一同对我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所涉及的3镇15村进行了调研,经成本调查(测算)等程序,拟定《关于我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并上报市政府。投资25万元,以我市前进渠灌区为试点,分别在前进渠三、四支渠,土门镇黑泥埝、黄皮埝安装计量用水设施。
3.全面完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确权颁证工作。应颁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10650处,已颁发所有权证264处、使用权证10430处,完成率达98%。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4.不断完善基层服务体系。收回镇乡水利员整合为五个水利片区站,承担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等公益性职能,担负抗旱排涝和应急抢险等特殊任务,切实加强服务阵地和服务能力建设。
1.按照市级维修基金管理办法,已实施完成兴隆镇、孝德镇管网改造,核实了拱星镇、汉旺镇、板桥镇和什地镇的补助申请,完成了环境问题督查(水源保护)整改工作。配合市环保局完成了我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按照水利部要求,对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再次摸底,完成了新信息系统的填报工作。
2.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积极主动开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工作。2018年我市水土保持监督站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5个,开展水土保持执法检查20余次,发出检查通知书48份,发出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通知书4份,发出水土保持补偿费缴费通知书15份,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60万元。
二、机构设置
绵竹市水务局属一级预算单位,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2个,其他事业单位3个,下属二级预算单位1个。
纳入绵竹市水务局2018年度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二级预算单位包括:
1.绵竹市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发展中心
第二部分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度收、支总计16192.86万元。与2017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8382.88万元,增长107%。主要变动原因是中、省项目资金增加。
2018年本年收入合计8096.4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7784.68万元,占96%;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11.75万元,占4%。
2018年本年支出合计8096.4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149.99万元,占27%;项目支出5946.44万元,占73%。
2018年财政拨款收、支总计16192.86万元。与2017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增加8382.88万元,增长107%。主要变动原因是中、省项目资金增加。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8096.43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2017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增加4191.44万元,增长107%。主要变动原因是中、省项目资金增加。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8096.43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农林水支出7161.86万元,占88%;节能环保支出96.43万元,占1%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5.5万元,占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2.24万元,占1%;住房保障支出118.66万元,占2%,城乡社区支出311.75万元,占4%。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数为8096.43,完成预算100%。其中:
1、社会保障和就业
208(类)05(款)05(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18年决算数为129.46万元,完成预算100%。
208(类)05(款)06(项),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2018年决算数为52.63万元,完成预算100%。
208(类)05(款)99(项),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2018年决算数为173.4万元,完成预算100%。
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
210(类)11(款)01(项),行政单位医疗2018年决算数为8万元,完成预算100%。
210(类)11(款)02(项),事业单位医疗2018年决算数为44.22万元,完成预算100%。
3、农林水支出
213(类)03(款)01(项),行政运行2018年决算数为403.21万元,完成预算100%。
213(类)03(款)02(项),一般行政管理事务2018年决算数为6万元,完成预算100%。
213(类)03(款)04(项),水利行业业务管理2018年决算数为1843.09万元,完成预算100%。
213(类)03(款)05(项),水利工程建设2018年决算数为223.26万元,完成预算100%。
213(类)03(款)08(项),水利前期工作2018年决算数为157.63万元,完成预算100%。
213(类)03(款)10(项),水土保持2018年决算数为24.29万元,完成预算100%。
213(类)03(款)11(项),水资源节约管理与保护2018年决算数为47万元,完成预算100%。
213(类)03(款)14(项),防汛2018年决算数为429.10万元,完成预算100%。
213(类)03(款)16项),农田水利2018年决算数为310.22万元,完成预算100%。
213(类)03(款)35(项),农村人畜饮水2018年决算数为124.58万元,完成预算100%。
213(类)03(款)99(项),其他水利支出2018年决算数为3536.72万元,完成预算100%。
213(类)99(款)99(项),其他农林水支出2018年决算数为56.74万元,完成预算100%。
4、节能环保支出
211(类)03(款)02(项),水体2018年决算数为61.26万元,完成预算100%。
211(类)99(款)01(项),其他节能环保支出2018年决算数为35.17万元,完成预算100%。
5、住房保障支出
221(类)02(款)01(项),住房保障支出2018年决算数为118.66万元,完成预算100%。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2149.99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1965.51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373.47万元、津贴补贴792.29万元、奖金5.28万元,绩效工资188.4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133.47万元、职业年金缴费54.08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47.43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6.53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1.49万元,抚恤金1.56万元、生活补助183.30万元、住房公积金151.73万元、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6.46万元。
公用经费184.48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18.39万元、印刷费0.14、咨询费0.36万元、手续费0.20万元、水费0.5万元、电费5.62万元、邮电费7.1万元、差旅费59.26万元、维修(护)费1.96万元、会议费1.18万元、培训费0.77万元、公务接待费4.68万元、劳务费42.4万元、福利费4.32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12万元、其他交通费用13.17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20.31万元。
2018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10.61万元,完成预算100%。
2018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5.92万元,占56%;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4.68万元,占44%。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0万元,完成预算0%。全年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次,出国(境)0人。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5.92万元,完成预算1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比2017年增加0.57万元,增长11%。主要原因是项目增多,下乡次数增多。
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5.92万元。主要用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抗旱保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土保持、节水型社会建设、水政执法工作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3.公务接待费支出4.68万元,完成预算10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比2017年增加1.43万元,增长44%。主要原因是上级部门检查工作增多。
主要用于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的交通费、住宿费、用餐费等。国内公务接待70批次,896人次(不包括陪同人员),共计支出4.68万元,具体内容包括:接待德阳市水务局检查我局2017年水利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费用865元;接待四川省总河长办公室关于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集中专项行动的检查费用678元;接待省第五督导组检查绵竹市防汛减灾及地灾防汛工作工作餐费600元;接待都管局一行实地查看灌区的费用1515元;接待甘洛县水务局到我局工作交流费用1318元;接待德阳市级河长检查绵竹市河道管理工作餐费1420元;接待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协会赴四川学习调研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餐费1174元等。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支出311.75万元。
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支出0万元。
十、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单位)在年初预算编制阶段,对7个项目编制了绩效目标,预算执行过程中,选取7个项目开展绩效监控,年终执行完毕后,对7个项目开展了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梳理填报。
本部门按要求对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优化支出结构,深化管理改革,各项基本支出保障了机关及下属单位的正常运转,同时项目支出也完成专项工作任务,实现了水利事业发展阶段性目标,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本部门在2018年度部门决算中反映“都江堰灌区“7.9”洪灾水毁恢复重建工程项目红岩渠石亭江洛水段、广济段河道治理工程项目”“2017年特大防汛抗旱补助项目”“绵竹市陪嫁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等7个项目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1.都江堰灌区“7.9”洪灾水毁恢复重建工程项目红岩渠石亭江洛水段、广济段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223.26万元,执行数为223.2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都江堰灌区“7.9”洪灾水毁恢复重建工程项目红岩渠石亭江洛水段、广济段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保证了人民渠红岩分干渠穿石亭江涵洞工程安全,保障了下游农田灌溉用水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用水。工程运行以来,为下游农业灌溉用水提供了保障,确保了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改善了当地环境,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同时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2.2018年中央、省级财政水利发展资金(孝德马尾河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1817万元,执行数为181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实施,中小河流治理保护人口数量1.26万人,山洪灾害防治保护人口数量20人。已建工程良性运行,工程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受益群众满意度100%。
3. 2017年省级财政水利发展资金白水河白玉口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217.2万元,执行数为52.61万元,完成预算的24%。通过工程设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重点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建立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立体综合防护体系,将大大减轻治理区水土流失,增强农业生产后劲,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彻底改变当地农村生态恶化、生产水平低、生活贫困的面貌,从而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经过治理,白水河(白玉口段)生态清洁小流域土地利用率达到80%以上,土地产出率增长5%,农业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平均水平提高15%以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93.85%,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82.90%提高到82.99%,水土保持措施年减少泥沙1.39万t,拦蓄径流15.14万m3,20年经济效益期内直接经济效益514.48万元,效益费用比1.12,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治理后的小流域环境更加美丽,生态更加环保,经济更加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生态清洁小流域和宜居、宜养的幸福美丽新村。
4. 上缴人民渠一处水费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280万元,执行数为279.744584万元,完成预算的99.9%。我市所有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水源均由人民渠一处调配而来。水费上交后,人民渠一处可保证我市人民渠灌区春灌作水,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可有效地促进农村社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的收入将进一步提高;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将使更多的农民减少农业生产及管理的用工投入,将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第三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对稳定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每年春灌工作的顺利完成,也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5. 2017年四川省水利发展专项资金绵竹市陪嫁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380.95万元,执行数为363.46万元,完成预算的95%。该项目建成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方面主要包括水保林、封禁治理和旅游效益。(1)水保林:始效期5年,根据本地区历年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成果与经验,结合当地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调查统计资料,估算出每年每hm2生长活立木蓄积量1100m3,活立木蓄积量按1.4元/m3,则20年效益计算期内直接经济效益59.85万元。(2)封禁治理:始效期3年,根据本地区历年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成果与经验,结合当地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调查统计资料,估算出每年每hm2生长活立木蓄积量900m3,增加活立木蓄积量按0.4元/m3,则20年效益计算期内直接经济效益519.64万元。(3)旅游效益:根据近年来本项目区内乡村旅游消费统计数据,每年预计民宿游客2.8万人次,人均消费100元,短途休闲游客7万人次,人均消费20元估算,总旅游效益420万元。本项目旅游效益按项目区总旅游效益的5%综合考虑,则20年效益计算期内直接经济效益420万元。因此,该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总效益为20年效益计算期内直接经济效益合计999.49万元。
生态效益方面,项目区经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很好改善,废污水处理能力、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大大增强,坡面径流得到较好控制和疏导,水土流失大大降低,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各项措施正常发挥效益后,流域林地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90.20%提高到90.2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100%,土壤侵蚀强度627t/(km2.a),废污水处理率80%。随着林地郁闭度的不断提高,水土流失得到进一步控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森林保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对拦沙保水、减轻旱洪灾害、促进农业稳产高产起着重要作用。水土保持措施年减少泥沙2.84万t,拦蓄径流31.46万m3,保水保土效益十分显著。
同时,金花镇在矿山关停后,积极谋划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依托该项目建设成效,在云盖村重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康养民宿旅游,目前已对35家民宿完成改造升级,接待能力大幅提升,现有268个房间,536个床位,同时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每年可为村民带来200万元以上的收益,带动本村的经济转型发展。
治理后的小流域环境更加美丽,生态更加环保,经济更加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生态清洁小流域和宜居、宜养的幸福美丽新村。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
|||||
(2018 年度) |
|||||
项目名称 |
都江堰灌区“7.9”洪灾水毁恢复重建工程 项目红岩渠石亭江洛水段、广济段河道治理工程项目 |
||||
预算单位 |
绵竹市水务局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
预算数: |
223.26万元 |
执行数: |
223.26万元 |
|
其中-财政拨款: |
223.26万元 |
其中-财政拨款: |
223.26万元 |
||
其它资金: |
0 |
其它资金: |
0 |
||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完成红岩渠石亭江洛水段、广济段河道治理工程项目。 |
已完成红岩渠石亭江洛水段、广济段河道治理工程项目。 |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项目完成指标 |
数量指标 |
对红岩分干渠穿石亭江涵洞外侧进行加固处理,河道下游消能及下游河道护岸加固、整治 |
整治河段顺水流方向1790m |
完成整治河段顺水流方向1790m |
|
项目完成指标 |
质量指标 |
已建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
否 |
否 |
|
项目完成指标 |
时效指标 |
2014年6月 |
2014年6月 |
2014年7月 |
|
项目完成指标 |
成本指标 |
单价是否控制在批复概算单价内 |
是 |
是 |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对居民、工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
保障了下游农田灌溉用水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用水 |
保障了下游农田灌溉用水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用水 |
|
效益指标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已建工程是否良性运行 |
是 |
是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受益群众满意度 |
100% |
100% |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
|||||
(2018 年度) |
|||||
项目名称 |
2018年中央、省级财政水利发展资金(中小河流治理-孝德马尾河)项目 |
||||
预算单位 |
绵竹市水务局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
预算数: |
1817万元 |
执行数: |
1817万元 |
|
其中-财政拨款: |
1817万元 |
其中-财政拨款: |
1817万元 |
||
其它资金: |
0 |
其它资金: |
0 |
||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1、完成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马尾河防洪治理工程开工前全部准备工作,于2018年底前开始建设,预计2019年12月完成主体工程。 |
1、完成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马尾河防洪治理工程开工前全部准备工作,于2019年3月13日完成招标工作,2019年4月10日开始建设,至10月底完成投资的30%,预计2019年12月底完成60%,2020年4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项目完成指标 |
数量指标 |
治理中小河流长度 |
5.68Km |
1.7Km |
|
项目完成指标 |
质量指标 |
已建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
否 |
否 |
|
项目完成指标 |
时效指标 |
截至2019年6月底,投资完成比例 |
100% |
30% |
|
项目完成指标 |
成本指标 |
单价是否控制在批复概算单价内 |
是 |
是 |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中小河流治理保护人口数量 |
1.26万人 |
1.26万人 |
|
效益指标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已建工程是否良性运行 |
是 |
是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受益群众满意度 |
100% |
100% |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2018 年度) |
|||||
项目名称 |
2017年省级财政水利发展资金白水河白玉口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 |
||||
预算单位 |
绵竹市水务局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
预算数: |
217.2万元 |
执行数: |
52.61万元 |
|
其中-财政拨款: |
217.2万元 |
其中-财政拨款: |
52.61万元 |
||
其它资金: |
0万元 |
其它资金: |
0万元 |
||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生态保护区封禁治理351.77hm2,修建封禁管护碑1座;生态治理区封禁治理15.17hm2、保土耕作80.94hm2、栽植经果林1.44hm2,新建排灌沟渠1116m、新建沉沙凼9口、新建生产便道3127m、整治山坪塘1座、配套涵管40m、修建六棱块护坡202m、新建化粪池1座、配套污水管道206m、新建凉亭1座、栽植行道树194株、垃圾收集桶85个、宣传牌45个、小流域碑1座;生态缓冲区封禁治理2.03hm2、保土耕作48.65hm2,生态护岸1360m、垃圾收集桶15个。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生态保护区封禁治理351.77hm2,修建封禁管护碑1座;生态治理区封禁治理15.17hm2、保土耕作80.94hm2、栽植经果林1.44hm2,新建排灌沟渠1116m、新建沉沙凼9口、新建生产便道3127m、整治山坪塘1座、配套涵管40m、修建六棱块护坡202m、新建化粪池1座、配套污水管道206m、新建凉亭1座、栽植行道树194株、垃圾收集桶85个、宣传牌45个、小流域碑1座;生态缓冲区封禁治理2.03hm2、保土耕作48.65hm2,生态护岸1360m个。 |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项目完成指标 |
数量指标 |
治理水土流失面 |
5平方公里 |
5平方公里 |
|
项目完成指标 |
质量指标 |
项目完工验收合格率 |
100% |
100% |
|
项目完成指标 |
成本指标 |
工程单价是否控制在预算内 |
是 |
是 |
|
效益指标 |
生态效益指标 |
林地增加面积 |
流域林地面积将从治理前的1309.86hm2增加到1311.30hm2,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82.90%提高到82.99% |
流域林地面积将从治理前的1309.86hm2增加到1311.30hm2,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82.90%提高到82.99% |
|
效益指标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已建工程是否良性运行 |
是 |
是 |
|
满意度指标 |
满意度指标 |
受益群众满意度 |
100% |
100% |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
||||||||||
(2018 年度) |
||||||||||
项目名称 |
上缴人民渠一处水费项目 |
|||||||||
预算单位 |
绵竹市水务局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
预算数: |
280万元 |
执行数: |
279.744584万元 |
||||||
其中-财政拨款: |
280万元 |
其中-财政拨款: |
279.744584万元 |
|||||||
其它资金: |
0 |
其它资金: |
0 |
|||||||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向人民渠一处购买农田灌溉用水,确保我市人民渠灌区26.5万亩灌溉面积用水。受益乡镇为孝德、新市、什地、齐天、广济、土门、富新、玉泉、板桥等11个乡镇。 |
完成26.5万亩农田灌溉。 |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
项目完成指标 |
数量指标 |
确保我市人民渠灌区26.5万亩农田春灌用水 |
向人民渠一处购买农田灌溉用水,确保我市人民渠灌区26.5万亩灌溉面积用水。 |
向人民渠一处购买农田灌溉用水,完成我市人民渠灌区26.5万亩灌溉面积用水。 |
||||||
项目完成指标 |
质量指标 |
满足要求 |
满足要求 |
满足要求 |
||||||
项目完成指标 |
时效指标 |
12月底 |
12月底 |
11月 |
||||||
项目完成指标 |
成本指标 |
280万元 |
280万元 |
279.744584万元 |
||||||
效益指标 |
经济效益指标 |
可有效地促进农村社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的收入将进一步提高 |
可有效地促进农村社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的收入将进一步提高 |
有效地促进农村社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的收入将进一步提高 |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人民渠一处可保证我市人民渠灌区春灌作水,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
人民渠一处可保证我市人民渠灌区春灌作水,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
人民渠一处可保证我市人民渠灌区春灌作水,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受益群众满意度 |
100% |
100% |
||||||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2018 年度) |
||||||||||
项目名称 |
2017年四川省水利发展专项资金绵竹市陪嫁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 |
|||||||||
预算单位 |
绵竹市水务局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
预算数: |
380.95万元 |
执行数: |
363.46万元 |
||||||
其中-财政拨款: |
380.95万元 |
其中-财政拨款: |
363.46万元 |
|||||||
其它资金: |
0万元 |
其它资金: |
0万元 |
|||||||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75.0hm2,其中封禁治理849.09hm2、栽植水保林25.91hm2,新建排灌沟渠3070m、新建沉沙凼10口、新建生产便道2115m、新建人行桥1座、机耕桥1座、垃圾收集桶50个、穿路涵管24m、修建水塘1座,引水管道800m、生态沟渠200m、宣传牌65个。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75.0hm2,其中封禁治理849.09hm2、栽植水保林25.91hm2,新建排灌沟渠3070m、新建沉沙凼10口、新建生产便道2115m、新建人行桥1座、机耕桥1座、垃圾收集桶50个、穿路涵管24m、修建水塘1座,引水管道800m、生态沟渠200m、宣传牌65个。 |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
项目完成指标 |
数量指标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
8.75平方公里 |
8.75平方公里 |
||||||
项目完成指标 |
质量指标 |
工程验收合格率 |
100% |
100% |
||||||
项目完成指标 |
成本指标 |
是否控制在预算内 |
是 |
是 |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环境得到改善 |
治理后的小流域环境更加美丽,生态更加环保,经济更加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生态清洁小流域和宜居、宜养的幸福美丽新村 |
治理后的小流域环境更加美丽,生态更加环保,经济更加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生态清洁小流域和宜居、宜养的幸福美丽新村 |
||||||
效益指标 |
生态效益指标 |
林草覆盖率 |
流域林地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90.20%提高到90.22%。随着林地郁闭度的不断提高,水土流失得到进一步控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森林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对拦沙蓄水、减轻旱洪灾害、促进农业稳产高产起着重要作用。水土保持措施年减少泥沙2.83万t,拦蓄径流31.46万m3,蓄水保土效益十分显著 |
流域林地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90.20%提高到90.22%。随着林地郁闭度的不断提高,水土流失得到进一步控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森林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对拦沙蓄水、减轻旱洪灾害、促进农业稳产高产起着重要作用。水土保持措施年减少泥沙2.83万t,拦蓄径流31.46万m3,蓄水保土效益十分显著 |
||||||
满意度指标 |
满意度指标 |
群众满意度 |
100% |
100% |
(三)部门开展绩效评价结果。
本部门按要求对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开展自评,《绵竹市水利局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见附件。
本部门自行组织对2017年四川省水利发展专项资金
绵竹市陪嫁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2017年四川省水利发展专项资金绵竹市陪嫁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2018年绩效评价报告》见附件。
2018年,绵竹市水务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84.49万元,比2017年减少7.55万元,下降4%。主要原因是人员减少。
2018年,绵竹市水务局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万元。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绵竹市水务局共有车辆5辆,其中:部级领导干部用车0辆、一般公务用车5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1.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3.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5.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6.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7.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从非财政补助结余中分配的事业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等。
8、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年或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
9. 社会保障和就业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指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指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实际缴纳的职业年金支出。
1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行政单位医疗(项):指反映财政部门集中安排的行政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经费。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事业单位医疗(项):指反映财政部门集中安排的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经费。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项):指反映除上述项目以外的其他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方面的支出。
11.农林水支出
农林水支出(类)水利(款)行政运行(项):指反映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
农林水支出(类)水利(款)水利行业业务管理(项):指反映用于水利行业业务管理方面的支出。有关业务支出包括制定政策、法规及行业标准、规程规范、进行水利宣传、审计监督检查、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农田水利管理、水利重大活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水利资金监督管理、水利国有资产监管、行政许可及监督管理等。
农林水支出(类)水利(款)水资源节约管理与保护(项):指反映水利系统纳入预算管理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事业单位的支出。
农林水支出(类)水利(款)防汛(项):指反映防汛业务支出。有关事项包括防汛物资购置管护,防汛通信设施设备、网络系统、水毁修复以及防汛视频会商,应急度汛,山洪灾害防治等。
农林水支出(类)水利(款)农田水利(项):指反映车国家对农田水利和打井、集雨设施、节水灌溉等水利设设施的补助,小型水库除险补助以及排灌站、小水电站补助等。
农林水支出(类)水利(款)农村人畜饮水(项):指反映用于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农林水支出(类)水利(款)其他水利支出(项):指反映除上述项目以外其它用于水利方面的支出。
12.住房保障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指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规定的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以及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13.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14.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5.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16.“三公”经费: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7.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附件1
评价报告
一、部门(单位)概况
(一)机构组成。
绵竹市水务局包括一级预算单位1个及下属二级预算单位1个。其中行政单位 1个,参公事业单位2个(绵竹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绵竹市水政监察大队),全额拨款事业单位4个(绵竹市水土保持监督站、绵竹市供水安全管理办公室、绵竹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站、绵竹市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发展中心)。
(二)机构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水务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研究起草水务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2)、统一管理全市城乡水资源(含空中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中长期供求计划和有关专业规划;负责对全市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中涉及水资源的论证审查;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
(3)、负责水资源保护工作。
(4)、负责全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
(5)、指导全市城乡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的行业管理和水行政执法工作。
(6)、组织编制、审查中、小型水利工程规划、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初审转报小型水利基建项目初步设计。组织建设和管理市内的重点水利工程。组织编制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计划,负责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及招投标监督管理;参与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和资格审查。
(7)、负责全市的江河管理工作。
(8)、负责研究提出全市农村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
(9)、指导全市水土保持工作。
(10)、负责全市城乡饮水安全、政策研究、饮水安全规划、市本级供水价格核算;负责农村供水厂站运营管理的技术指导、应急预案编制指导、管理人员上岗证办理,负责对运营管理单位进行考核。
(11)、负责管理全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指导全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的工作,对受监项目监督计划、项目划分、质量与安全评定报告等文件进行审核,组织开展全市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参与受监项目的验收。
(12)、组织实施全市职责范围内的地方电力管理工作,指导水利行业地方电站电网管理,实施技术监督,组织实施农村电气化建设。
(13)、组织指导全市水务行政执法。协调处理重大水事、纠纷,调查处理重大水事、违法案件。
(14)、对全市水利行业的资金使用和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15)、指导全市水利行业职工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水利行业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水利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工作。
(16)、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工农业生产用水,节约用水,科学合理开发水源,有效的调度好水源,加强水利现有工程的日常管理养护。做好全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方案,实施全市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做好水库、支渠、闸、埝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负责对全市微型水利(包括机沉井)的安全监督、指导;协调好全市工农业用水服务工作。
(三)人员概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绵竹市水务局核定编制人数42个,其中行政编制15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编制12个,财政补助全额事业单位编制15个。2018年年末在职人数27人,其中行政在职人员14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在职人6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在职人员7人。
下属二级独立核算事业单位绵竹市水利灌溉管理发展中心定编制103人,年末实有人数77人。
二、部门财政资金收支情况
(一)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2018年,绵竹市水务局财政资金收入为5271.16万元。其中:2018年年初预算数为1238.39万元,调整预算数为5271.16万元,基本支出620.30万元,项目支出4650.86万元。
2018年,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发展中财政资金收入2825.27万元。其中:2018年年初预算数为2902.32万元,调整预算数为2825.27万元,基本支出1529.70万元,项目支出1295.57万元。
(二)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2018年,绵竹市水务局财政资金支出为5271.1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20.30万元(人员经费546.76万元,日常公用经费73.54万元);项目支出4650.86万元。
2018年,绵竹市水利灌溉管理发展中心支出为2825.2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529.70万元,(人员经费1418.75万元,日常公用经费110.95万元);项目支出:1295.57万元。
四、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一)部门预算管理。
2018年我局依据履职要求及年度工作计划,认真征求统计各业务股室相应的经费需求,按照市财政局《关于编制2018年部门预算的通知》要求,在下达控制数内按时完成部门预算草案的编制工作,努力做到各项收入、支出预算的编制完整、准确、规范,确保不重不漏。
在预算编制中,支出预算严格按照“零基预算”方法,人员经费按标准、日常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支出按项目分别编制。
对于项目支出预算,一是参考2017年实际支出情况并结合2018年工作安排,对符合政策规定和水利事业发展规划的项目,合理界定项目类别,完整准确填报项目信息。二是按照《四川省2014-2015年省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川办函[2011]226号)和《四川省省级行政单位通用办公设备购置费预算标准》(川财预[2011]112号)规定,认真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做到应编尽编,确保了政府采购预算的完整。三是按要求单独编制“三公”经费预算及编报说明。
同时,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财政局的具体要求,按预算批复通知,在绵竹公众信息网上按时主动公开了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和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二)专项预算管理。
水利发展专项资金严格执行预算管理,专款专用,项目决策程序严密,一是业务科室申报;二是财务审核;三是综合评审,建立项目库;四是按照相关规定上报省厅。2018年绵竹市水务局专项项目4个,分别为绵竹市陪嫁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绵竹市白水河白玉口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等,项目绩效目标及规划符合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达到预期目标
(三)结果应用情况。
结合实际,从绩效监控内容上将整体和项目分开,与各业务科室对接,深入了解项目绩效执行情况。不定期对项目资金进行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更正,保证预算资金安全和项目正常运行。通过绩效动态监控,既体现会计核算职能,又充分发挥财务监督职能,从而及时掌握财政资金执行状况,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及时纠偏调整,对100万以上项目进行绩效自评,对5个项目进行绩效目标公开。对比上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情况,通过查看相关资料数据,分析整体支出是否规范合理,初步归纳总体情况。
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
全年基本支出保证了部门的正常运行和日常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全年项目支出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2018年我局认真做好年度财政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做到应编尽编。在资金使用和管理主面,进一步强化资金统筹,优化资金结构,明确开支范围,细化资金用途,以有限的资金保证机关的正常运转。资金收支管理及会计核算较规范,能够按照相关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办法进行核算。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深化管理改革。通过自评,我局部门支出绩效评价得分99分。
(二)存在问题。
自评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一是由于多种原因,历史往来帐未及时清理,导致长期挂账,坏帐未及时核销。二是由于近年财政改革力度大,财务人员有限,工作量大,对新的绩效考核知识未深入系统学习,使部门内部绩效考核不够科学精细。
(三)改进建议。
(1)建议财政部门加强对市级部门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指导各市级部门财务工作的相互交流学习。
(2)督促本部门财务人员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3)进一步完善本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按照部门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科学指导本部门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和支出绩效管理。
一、评价工作开展及项目情况
(1)严格要求,迅速反应。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及时召开会议,研究成立部门绩效支出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专抓,确保各项绩效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2)收集资料,核实数据。及时收集查阅2018年预算文件、追加情况、决算报表、会计凭证、相关制度等资料,总结绵竹市陪嫁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实施情况、支出情况,详细分析各项支出的绩效产出,对支出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行核实。
(3)比较分析,归纳情况。通过查看相关资料数据,分析支出是否规范合理,初步归纳项目整体情况。
(4)总体评分,形成报告。结合工作小结情况,全面分析,对照指标,逐一打分,根据汇总得分形成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按时报送市财政局。
二、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通过自评,绵竹市陪嫁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得分95分。
(二)绩效分析
1、项目决策
该项目决策科学合理,管理到位,建成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绩效目标设置的明确、合理。
2、项目管理
绵竹市水土保持监督站作为建设业主,对项目全程进行了监管。要求各参加单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务院及水利部的《质量管理条例》及相关质量、安全方面的规定。项目按正规程序招标,严格履行资金拨付的审批程序。工程建设资金全部由市级财政统一管理,工程价款支付实行施工单位申报,项目法人核实,行业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审批后,由财政授权或者直接支付施工单位。
项目资金签批程序。水务局审核,严格实行“五笔”签字制,第一笔首先由施工单位经办人在财务票据上签字;第二笔由监理人员签署施工质量、进度的意见;第三笔由业主现场代表签署意见;第四笔由局分管领导签署意见;第五笔由局长审核并签字。向财政局申请资金拨付。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账务处理及时,会计核算规范。
3、项目绩效
该项目建成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方面主要包括水保林、封禁治理和旅游效益。(1)水保林:始效期5年,根据本地区历年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成果与经验,结合当地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调查统计资料,估算出每年每hm2生长活立木蓄积量1100m3,活立木蓄积量按1.4元/m3,则20年效益计算期内直接经济效益59.85万元。(2)封禁治理:始效期3年,根据本地区历年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成果与经验,结合当地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调查统计资料,估算出每年每hm2生长活立木蓄积量900m3,增加活立木蓄积量按0.4元/m3,则20年效益计算期内直接经济效益519.64万元。(3)旅游效益:根据近年来本项目区内乡村旅游消费统计数据,每年预计民宿游客2.8万人次,人均消费100元,短途休闲游客7万人次,人均消费20元估算,总旅游效益420万元。本项目旅游效益按项目区总旅游效益的5%综合考虑,则20年效益计算期内直接经济效益420万元。因此,该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总效益为20年效益计算期内直接经济效益合计999.49万元。
生态效益方面,项目区经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很好改善,废污水处理能力、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大大增强,坡面径流得到较好控制和疏导,水土流失大大降低,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各项措施正常发挥效益后,流域林地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90.20%提高到90.2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100%,土壤侵蚀强度627t/(km2.a),废污水处理率80%。随着林地郁闭度的不断提高,水土流失得到进一步控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森林保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对拦沙保水、减轻旱洪灾害、促进农业稳产高产起着重要作用。水土保持措施年减少泥沙2.84万t,拦蓄径流31.46万m3,保水保土效益十分显著。
同时,金花镇在矿山关停后,积极谋划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依托该项目建设成效,在云盖村重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康养民宿旅游,目前已对35家民宿完成改造升级,接待能力大幅提升,现有268个房间,536个床位,同时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每年可为村民带来200万元以上的收益,带动本村的经济转型发展。
治理后的小流域环境更加美丽,生态更加环保,经济更加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生态清洁小流域和宜居、宜养的幸福美丽新村。
三、存在主要问题
无
五、相关措施建议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