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教育和体育局
关于印发《绵竹市2024年服务业发展奖补资金(体育领域)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单项体育类协会(俱乐部),相关体育企业:
根据《中共绵竹市委办公室 绵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绵竹市服务业发展奖励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服务业发展奖励补助方向及标准〉通知》(竹委办〔2023〕8号)文件,为规范服务业发展奖补资金(体育领域)项目的申报,现将《绵竹市2024年服务业发展奖补资金(体育领域)项目申报指南》印发给你们,请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绵竹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12月11日
绵竹市2024年服务业发展奖补资金
(体育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体育领域奖补范围
(一)培育新业态。促进体育与文旅、工业、农业、科技、康养等产业融合,取得国家级、省级新业态称号和资质;鼓励体育产品展销推广。
(二)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体育企业上规模;鼓励体育企业引进并承办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活动,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符合有关规格条件的,引进国际级、国家级、省级赛事活动。
二、支持方式
按照《中共绵竹市委办公室 绵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绵竹市服务业发展奖励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服务业发展奖励补助方向及标准〉通知》(竹委办〔2023〕8号)文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经审批通过的项目一次性拨付奖补资金。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主体包括在我市区域内从事体育业开发和体育经营,包括体育产业(制造业)、体育旅游、体育公司等单位及个人,以及在绵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单项体育类协会)及个人;
(二)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企业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健全,无偷税、漏税、避税、抗税及其他生产经营违法行为;
(四)申报主体当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或造成社会严重恶劣影响的事件;
(五)符合市级体育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和范围,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六)达到绵竹市体育发展补助资金标准要求;
(七)申报项目不存在法律纠纷。
四、申报程序及要求
(一)服务业发展奖补资金项目由各类主体自愿申报,申报主体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市级各部门应组织各类主体按要求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并推荐企业申报,绵竹市教育和体育局对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投资完成情况、建设进度等进行检查核实。
(三)同一项目符合绵竹市本级多项财政奖补政策的,只能就高享受一次奖补。对建设类项目,经绵竹市财政局及相关部门认定该项目已享受上级政策资金的,应予以扣除,不得重复领取。
五、申报材料
项目申报材料包括基本材料、证照复印件和佐证材料,申报主体应按A4纸型正反两面制作申报材料,并装订成册,形成申报书。申报书的封面加盖鲜章,同时加盖骑缝章。奖补资金项目申报材料(详见附件)及装订顺序如下:
(一)项目申报表;
(二)承诺函;
(三)基本证照复印件,包括申报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及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等;
(四)须经备案或核准的项目,还需提交相关备案或核准文件;
(五)佐证材料。
六、申报材料报送
申报主体应于2024年12月25日前将申报书报送至绵竹市教育和体育局,逾期不再受理。
地 址:绵竹市南轩南路188号
联系单位:绵竹市教育和体育局
联 系 人:谢老师、徐老师
联系电话:0838—3217295
附件:1.2024年服务业发展奖补资金(商务领域)项目申报表
2.承诺函
3.奖补范围、条件及佐证材料明细
附件1
2024年服务业发展奖补资金(体育领域)项目申报表
申报单位(盖章) |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
注册登记时间 |
| ||
项目名称或主要内容 |
| ||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 (费用总额) |
| ||
项目已获得财政政策 资金情况 |
| ||
符合政策条款 |
| ||
申报奖补资金(万元) |
| ||
开户银行 |
| 账户名称及账号 |
|
联系人姓名 |
| 手机号码 |
|
推荐单位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附件2
承诺函
绵竹市教育和体育局:
在2024年服务业发展奖补资金(体育领域)项目申报过程中,我单位作为项目申报主体,郑重承诺:
1.申报单位依法纳税且未被列入严重失信名单;
2.申报单位提交的申报材料中所有文件、单证和资料是准确、真实、完整和有效的;
3.申报单位申报材料中的所有复印件均与原件核对,完全一致;
4.申请人承诺本项目没有重复(申报)享受本级财政资金;
5.申请人承诺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为审核本项目而进行的必要核查。
如有违反上述声明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申请人将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法律责任。
特此承诺。
申报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名):
申报单位(鲜章):
年 月 日
附件3
奖补范围、条件及佐证材料明细
支持方向 | 奖补范围 | 佐证材料明细 |
培育新业态 | 1.促进体育与工业、农业、文旅、科技、康养等产业融合,支持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内容等创意产品。培育体育旅游新业态。在取得国家级、省级新业态称号和资质后,分别给予创建单位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 | 主管部门印发的正式文件复印件。 |
2.鼓励体育产品展销推广。 | 1.体育宣传推介活动文件; | |
(2)鼓励镇(街道) 组织辖区体育企业、合作社及其他经济组织挖掘乡村特色、民俗文化,开展各类体育活动(须事先向市教体局报备),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且安全举办的,按每次活动经费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每个主体全年累计补助不超过 5万元。 | 1.上级的批复文件; | |
壮大龙头企业 | 1.鼓励体育企业上规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50万元及以上、100万元及以上、300万元及以上,分别给予2万元、4万元、6万元一次性奖励(首次同时跨过两级及以上台阶的,按最高标准奖励,不重复奖励)。 | 报税证明 |
2.鼓励体育企业引进并承办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活动,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符合有关规格条件的,引进国际级赛事活动补助 10万元,国家级赛事活动补助 8万元,省级赛事活动补助 5万元。 | 1.向教体局报备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