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内容 / 基层政务公开 / 公共文化 / 正文

“苦”对白酒风味的影响与调节

索  引  号:510683-2025-006318 文  号: 发布时间:2025-06-24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酒类发展局 关  键  词: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在白酒的感官品评中,苦味如同暗物质般存在——过量时破坏味觉平衡,适量时却成为支撑风味大厦的隐形骨架。适量的可以增强白酒的复杂性和醇厚感,提升整体品质。为何适量的可以达到增加白酒层次感的作用呢?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方面是苦味物质对白酒层次的影响,这些物质(如多酚类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结合影响酒体结构:第一,与相应的蛋白质等物质结合,延长其他风味物质在口腔的停留时间,起到风味固定的作用;第二,一些苦味物质(比如啤酒花中的苦酸)能延缓氧化,保持风味稳定性;第三,某些苦味物质能改变酒体酸碱度,影响挥发性香气物质的释放。

另一方面是苦味对白酒层次的影响。酸、甜、苦、咸、鲜这五大基本味会相互影响,比如咸与鲜相互协同,咸味可以提升鲜味,使食物的鲜美感更明显,还如甜味往往能部分掩盖苦味。适量苦味中和酒体中甜、醇、香、酸等多种味道,经过神经系统复杂处理后产生更加丰富和多层次的风味,使整个酒体更趋平衡。尤其在酱香型白酒中,苦味与陈香、酱香互相衬托,既不喧宾夺主,又能延长后味,使回味更为悠长。正是这种苦味与其他风味的协调搭配,赋予了白酒厚重层次分明的独特风格。

那么,当苦味程度或者苦味物质的含量过多时,又该如何调节呢?科学的调控方法包括优化酿造工艺、控制发酵条件、合理使用辅料以及采用后处理技术等。例如,在生产过程时,控制发酵温度、减少杂菌污染,合理使用曲药和酒母等避免过多苦味的产生;在勾兑调味环节时,依据各呈味物质相互作用中的混合味觉原理,可勾兑醇甜或偏酸的调味酒中和、抵消部分苦味;在后处理技术中,采用吸附法(如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法等去除部分苦味物质。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