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内容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 正文

向着“市域发展副中心生态产业新高地”目标挺进

索  引  号:510683-2020-011468 文  号: 发布时间:2020-08-07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 关  键  词: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依龙山作枕,据绵水为襟”。汉旺镇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历史悠久。2019年,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过程中,原来的汉旺、天池、兴隆、拱星四镇合一,组建了新的汉旺镇,成为绵竹人口最多、镇域面积最广的一个镇。

建设“市域发展副中心、生态产业新高地”,这是绵竹市委、市政府给汉旺的新定位,也是指引汉旺发展的新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自加压力大胆谋划,积极破解群众办事难问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和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翻开了汉旺发展的崭新篇章。

大党委小网格,行政审批改革更加便民利企

“去绵竹政务服务中心办营业执照要赶公交车,还要转一次车,一来一回要多半天时间,现在不出镇就能办理,一个多小时就拿到证了。”日前,汉旺镇白果村13组村民周晓莉在汉旺镇行政审批中心办完营业执照时如是说。

在兴隆集镇大社区综合党委便民服务中心,每天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镇党委、政府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启用网上电子签章信息系统,把各类物理印章“装”进了电子化的印控系统中,实现“多点接件、一网办件”。工作人员吴莉告诉记者,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为了节约群众办事成本,中心的工作人员当起了“跑腿员”、“代办员”,行政成本增加了,办事效率没有提高。现在推行网上审批、电子盖章,既方便了群众,又节约了行政成本。

据介绍,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以后,汉旺镇党委、政府聚焦破解“群众盖章难、办事服务烦、多跑冤枉路”等群众关心的难点堵点问题,一方面强化3个集镇大社区综合党委的便民服务功能,创新“多点接件、一网办件”服务模式,构建“大党委、小网格、全覆盖、优服务”新型基层治理模式;一方面积极探索行政审批权力下放试点工作,努力承接好市行政审批局下放的93项行政审批权限,实现了老百姓、企业办事就近办、马上办和足不出镇办。据统计,自汉旺镇行政审批中心揭牌以来,已受理各项审批事项67件。老百姓在天池、拱星、兴隆大社区综合党委便民服务中心可办理事项达134项。

强基础惠民生,打造宜居汉旺助力经济发展

“汉旺镇土地供应收入,在剔除计提上缴部分之外,其他需全部用于汉旺镇建设。”汉旺镇党委书记袁波向记者介绍了市委常委会的决定,认为市上“为汉旺镇加快建设‘市域发展副中心,生态产业新高地’给出了‘真金白银’的支持。”

8月5日,记者在汉旺新镇看到,位于汉凌路西侧、读书台以北的一块空地已平整完毕,工作人员正在测量土地,完善局部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补齐商业短板,我们将在今年挂牌拍卖两块地,这是其中的一块,还有一块位于方大社区东北、汉旺大街南侧。”据介绍,根据相关规划,这两块地既有居住用地,又有商业用地,将为进一步强化汉旺新镇功能、优化环境、集聚人气和商气打下基础。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汉旺镇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汉旺作为强基础、促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该镇落实专人负责“一镇一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稳步推进辖区内公共厕所、自来水、天然气管道、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各项惠民工程,增强了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目前,S216汉旺段路基工程正加快进行,兴隆场镇至汉旺新城连接线拓宽提档升级工程的前期工作已全面铺开。”袁波表示,随着绵茂公路、星旺大桥、S216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以及百镇试点项目的推进,汉旺镇将成为九寨旅游环线上的一个重要旅游集散地。

抓发展稳投资,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车间内,机器轰鸣;生产线上,工人们加快生产;园区内,企业复工复产秩序良好……这是记者8月初在德阿产业园区看到的场景。

今年上半年因为受疫情影响,绵竹大部分企业生产按下了“暂停键”。为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汉旺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成立工作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开展走访调研,上门送政策送服务,坚定了企业复工复产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截至6月底,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28.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05亿元,工业投资9.35亿元,技改投资8.17亿元。”汉旺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该镇认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力协助企业解决原辅料供应、物流运输、员工返岗、资金需求、要素保障等紧迫问题,为镇域经济快速复苏打下了基础。

汉旺镇作为绵竹的一个工业重镇,多年来始终把为企业服好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抓复工复产、抓项目落地、抓产业调整、抓潜力挖掘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增强发展动力。“要充分利用汉旺老牌工业重镇的品牌优势和绵竹的产业优势,紧紧依托德阿产业园、九绵园以及无锡工业园,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汉旺镇负责人如是说。

抓特色重优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酷暑难耐。而在汉旺镇白果村麻柳坪,却是一片清凉。这里草木葱笼,流水潺潺,河风阵阵,吸引了无数市民前去纳凉,附近的农家乐、民宿以及烧烤生意也火了起来。

汉旺镇历史悠久,因汉光武帝刘秀在此地屯兵兴汉而得名。辖区内自然风光旖旎,历史文化厚重,名胜古迹众多,加之处于上风上水的位置,生态环境优越,农业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千年古寺吉祥寺、道教圣地严仙观和花果白溪、有机枇杷、黄金蟠桃、天然竹笋、绿色蔬菜以及沿山特色农家乐、民宿等,就是汉旺旅游产业发展最生动最活跃的元素。

今年以来,汉旺镇努力整合老汉旺片区原有沿山旅游区、民宿、地震遗址公园和原拱星片区的花果白溪、原天池片区的大天池、白云山以及在建的冰雪小镇等旅游资源,积极配合市全域旅游会战指挥部进行整体打造和开发,稳步推进全镇旅游产业的发展。

汉旺镇负责人表示,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抓住天府(德阳)冰雪小镇建设、沿龙门山滨水环城康养运动休闲环线等全市重大文旅项目的实施机遇,全力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持续办好竹笋采摘节,继续打造花果白溪,加快推进东辰集团清香园蔬菜种植基地建设,扩大优质蔬菜和中药材种植规模,为推动汉旺农文旅融合发展,让老百姓得实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发展的新征程上,汉旺镇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德阳、绵竹市委全会精神,向着“市域发展副中心 生态产业新高地”的目标挺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