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对结核菌普遍易感,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在一生中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概率大约为10%,其中大多数(约70%左右)发生在感染后最初的两年内,其余则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时。感染者是否发病除与感染结核菌的数量、毒性因素有关外,还与机体免疫力有关。免疫力较低的个体接触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后易发生结核病。此外,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学习劳累,生活不规律等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时,结核菌感染者也易发生结核病。
当发现周围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者时,就应高度怀疑其是否得了结核病,督促其及时到医院就诊,做X线胸片和痰液检查,避免因患者就诊延迟造成结核传播。
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是结核病高发人群,对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筛查十分必要。一是可以了解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对密切接触者的传染情况,及早检出新患者和感染者,及早处置,防止传染持续;二是也可检出潜在的肺结核患者,阻断其继续传播。
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早期:即早诊断和早治疗。
联合:即必须联合用药,制订合理的化疗方案。
适量:即药物剂量适当。
规律:即按时和按量服药。
全程:即坚持完成全疗程治疗。
只要化疗方案合理、药物剂量合适,并坚持做到规则治疗、完成疗程,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