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乡村振兴 / 实施情况 / 正文

广济镇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索  引  号:510683-2023-011658 文  号: 发布时间:2023-09-26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广济镇 关  键  词:广济镇 农业发展 发展情况 情况汇报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等相关市级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广济镇紧紧抓住农业园区创建机,高标准高起点打造绵竹粮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弥补乡村建设短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着力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

一、农业产业基本情况

广济镇作为农业乡镇,立足“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优势,积极探索,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目标,抢抓粮猪种养循环园区建设机遇,谋划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依托大蒜规模种植、生猪规模养殖,结合高品质猕猴桃、高品质冷水鱼两大特色,创建高山、沙地、酵素系列农产品品牌完善农业产业链配套,吸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落户,通过“两个渠道”(大规模农产品销售渠道;高端电商销售渠道)拓展本土农产品销售路径,逐步形成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链。2022年全镇生猪规模出栏15万头,产值约4.5亿元;大蒜规模种植1.1万亩,产值超9000万元;两大特色和三大系列初级农产品实现产值超3000万元。

二、主要做法成效

一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夯实农业发展根基。完成园区内21公里沟渠道路改造,新铺设辐射2000余亩耕地的水肥一体沼液管网,基本建成涵盖园区核心区域2000余亩的虫情监测系统,建成集散能力1500吨的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二是推广绿色种养模式,农副产品提质增收。坚持问题导向,在土壤改良方面,与牧原集团合作,通过种养循环模式,亩均减少30%的化肥、农药使用量;与湖南农科院黄志农、王桂林等专家团队开展环保酵素等土壤改良试点,通过1年时间的试验监测,水稻镉元素等指标达到行业标准;与川农大胡玉福专家团队开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试点,通过种植高品质蜜薯,每季亩产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是传统水稻收益的5至6倍,不仅优化了种植结构,还提升了种植效益。三是创新优化机制,壮大集体经济。出台《广济镇实施乡村振兴项目壮大集体经济管理办法(试行)》,成立6村联建的镇域集体经济联合社,13个专合社抱团发展的镇域专合社总社,基本形成“市场有需求、群众有期盼、集体去组织,三方来服务”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祈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破百万,天平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翻一番。四是整合农产品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包装注册了广济农业产品总品牌,整合创建“优鲜道”、“自然心养”、“三江源红豆腐”、“广济高山娃娃菜”、“玄郎人家山腊肉”等特色农产品,共13个大类,52个品种,涉及农户人均年收入增长1600元。

三、2023年重点目标任务

2023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三五三三”发展总思路,结合绵竹市农业产业重点目标任务,创建省级农业园区为抓手,着力打造循环、生态、高效农业,逐步形成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一是健全农业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农业产业会客厅。6月前建成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集科研、培训、农事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提升农业产业服务水平;完成农业产业展示厅布置,种养循环园区展示中心主要以广济特色农产品展示和科教研学为主要功能,农事展示中心主要以“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四个篇章展示园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及成果。是依托高效设施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3月底1500吨冷链气冻库正式投运,6月底建成日加工能力300吨的烘干中心并投入使用,8月底建成占地面积100亩服务3500亩基本农田的育秧大棚,年内成立一支集育、种、洒、收、洗、农业生产全周期服务的广济特色农事服务队,通过育秧育种、农机租赁、烘干仓储等农事服务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是强链补链延链,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年内招引落地1家产能12000吨、年产值3500万元、辐射耕地13000亩产品精深加企业和1家以生产猕猴桃果酒为主的,产能5000吨,年产值5500万元果品加工企业,进一步提升本土农产品附加值。四是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创新孵化高端农产品品牌。专合社是农业产业发展主力军,年内新增创建省级专合社1-2家,新增创建德阳市级专合社2-3家,完成广济镇专合总社示范创建工作,完成生态酵素循环园区2-4个农产品有机认证

以上是广济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简要汇报。接下来,广济镇将坚定不移地做美乡村,做强产业,做好品质,做大市场,不断健全完善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做乡村振兴追梦人,为绵竹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广济力量。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