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文化体育 / 正文

【全民健身】绘就全民健身活力画卷

索  引  号:510683-2021-001957 文  号: 发布时间:2021-09-24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绵竹市 关  键  词:健身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清晨,在绵竹市人民公园、苏绵公园等地,都能看到跑步、舞剑、练健身操和太极拳等晨练者的身影,为城市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傍晚,体育中心、中心广场、小区空地上,乒乓球、羽毛球划出漂亮弧线,老老少少随着音乐尽情舞动,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脸颊......不断深入推进的全民健身工程,让绵竹大地处处洋溢着活力。

近年来,绵竹市在全民健身工作上持续发力,积极建设和完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发展壮大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群众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一幅活力四射的全民健身画卷已经展开。

 完善场地设施 家门口健身乐趣多

每天吃过晚饭,家住金陵人家的刘越都会和家人一起来到怡园路广场上运动休闲。而在不远处新建的足球场上,5岁的儿子正兴致勃勃地和小伙伴们练习踢足球。

“出门几分钟就可以锻炼身体,非常方便。”今年35岁的刘越是一名资深体育爱好者,坚持体育锻炼已经有6个年头了。以前,他每次都要跑去体育中心或健身房运动,自从家门口的怡园路广场投入使用后,他便成了这里的常客。他告诉记者,广场宽敞平整,健身设施齐全,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前来锻炼,健身的氛围越来越浓。

“现在有场地了,我们每天都要抽时间出来锻炼一下,对身体好!”在九龙镇双土村聚居点里的健身广场上,65岁的村民任满珍跟着悠扬的音乐跳起了广场舞。广场上,扭腰健身器、漫步器、拉力器、旋转轮等七八种健身设施应有尽有,村民们健身锻炼其乐融融。

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绵竹市加大城乡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利用社区空地、城镇闲置场地、公园等,着力打造城市十五分钟健身圈,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力度,农民健身工程从场镇到村组,延伸到村民家门口。据了解,截至2020年,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481个,建成健身路径181条、农体工程202条,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并向村民聚居点扩展。市体育中心已对市民群众全部免费开放,开放面积达100%,开放天数310天,平均每年接待锻炼群众13万人次。

赛事活动丰富多彩 全民健身掀起热潮

2020年11月13日下午,市体育中心篮球馆内音乐昂扬,人声鼎沸。2020“剑南春杯”女子三人篮球国家队大集训东京奥运会对抗赛正在这里火热举行。女子三人篮球国家队大集训的21名运动员们组成5支参赛队伍轮番上阵,比赛亮点不断,精彩连连,不少市民携亲带友前来观赛,领略竞技体育的风采与魅力。

据了解,近年来,绵竹市充分利用完善的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广泛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广场舞、拉丁舞、游泳、登山、太极拳等各类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同时,利用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开展的优势,连续多年承办全国篮球俱乐部青年锦标赛、滑翔伞全国选拔赛、中国自行车联赛等全国性体育赛事以及省、市各项重要赛事,带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形成“天天有锻炼、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全年不断线”的全民健身活动格局。

9月11日早上7点,数十名绵竹晨跑健身协会的会员们身着简单轻便的运动装,顺着回澜大道奋力奔跑,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与欢乐。“通过定期组织会员进行跑步、登山、定向越野等活动,引导市民坚持运动,科学锻炼。”绵竹晨跑健身协会会长余甲科说,协会于2019年成立,经过两年发展,从最开始只有20余名会员,已发展到150余名。

▲图由晨跑健身协会提供 

市文旅局体育股股长周浩说,本着“群众体育群众办”的原则,绵竹市通过多渠道,发动基层单位、行业、系统办体育,发展壮大群众性体育协会。截至目前,全市有各类体育协会、俱乐部30余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余人,健身群体不断增加,覆盖老、中、青、少各类人群。 

“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全民健身迸发新活力

上个周末,家住德阳的杨超在朋友的邀请下,来到绵竹沿山感受骑游运动的魅力。只见他戴着头盔,穿上骑行服,从九龙里到玫瑰新村再到年画村,沿着宽敞整洁的骑游绿道,一边骑行一边拍下了不少美照。杨超说,来绵竹骑游,既是一场运动盛宴,也是一次美好的视觉享受。

“以九龙里为起点,目前绵竹市已建成60余公里绵竹绿道慢行系统。”周浩告诉记者,近年来,绵竹市在城乡建设中不断加强绿道建设,通过绿道将绵竹市域内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风光、新兴的产业项目以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元素全部串连成一个整体,形成“全域骑游”的概念,打造了集大众性、趣味性和运动性为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消费方式。

据了解,绵竹大力发展“体育+旅游”项目,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充分利用龙门山与成都平原相结合的自然资源和平地起高山的地理特征、良好的气候条件,积极发展以低空运动为特色、山地户外运动为主题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全力推进九龙山航空全要素飞行营地、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中国玫瑰谷和九龙山国际山地运动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全民健身迸发出新的活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