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内容 / 基层政务公开 / 义务教育 / 政策措施 / 正文

绵竹市学生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

索  引  号:510683-2023-002660 文  号: 发布时间:2023-02-27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教育局 关  键  词: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每年4月至9月都是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级关于防溺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防溺水各项工作,有效防止学生溺亡事故发生,维护绵竹社会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关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盯紧安全薄弱环节,补齐安全管理短板,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落实责任体系建设,有效防止学生溺亡事故发生,维护学生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部门、镇(街)、学校三级防溺水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形成教育、公安、水利、农业农村、住建、应急、妇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有效防止学生溺亡事故发生。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全面落实防溺水工作安全责任

1.建立联防联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坚持属地管理,镇(街)牵头,落实派出所、村(社区)对学生上放学途中和学生住家周边沟渠、塘堰、河道、水库、在建工程蓄水池等水域风险隐患排查,在相关区域设立安全警示标识标牌、隔离带、防护栏等防护设施。

2.建立联防联控巡逻巡查机制。镇(街)要整合“五老”、基层网格员、水务员、志愿者服务人员等,组建多支巡逻劝导队伍,对本区域沟渠、塘堰、河道、水库、在建工程蓄水池等水域及时开展巡逻巡查和防溺水专项劝导。

3.建立联防联控宣传教育机制。各相关部门、镇(街)开展本区域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要通过公交车、商场、医院、村社、小区户外大屏等各种媒介、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各学校要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让学生牢记防溺水“六不”要求。

(二)建立家校共育机制,明确监护人安全管理责任

各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开好防溺水家长会,向全体学生家长发放《防溺水安全告知书》并及时收取回执。及时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钉钉群、电话、短信等家校沟通平台多时段不定期推送安全提示信息、防溺水微视频、防溺水专题节目。开展家访活动,进一步强化家长安全常识,提醒家长周末节假日对孩子的管理做到“四知”,即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切实履行监护管理职责。

(三)建立防溺水联防小组,确立学生相互监督提醒机制

镇(街)、村(社区)会同学校,将学生以居住地相近原则编入防溺水联防小组,每组设立1名组长。上放学途中、周末节假日,小组学生相互帮助,相互监督提醒、及时制止私自下水和到危险水域玩耍的行为,并及时向家长、老师报告。

(四)建立应急反应能力提升机制,着力从根本上消除溺水事故

学校要常态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专项教育要富有知识性,可通过“一分钟闭气”“一盆水闭气”等形象直观、简单易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对溺水的危害有更直观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学生防溺水安全应急反应能力。

四、工作措施

(一)协调配合、压实责任

教育、公安、水利、农业农村、住建、应急、妇联等部门,各镇(街)、各学校要紧密协调配合,切实落实责任和措施,扎实有效推进学生防溺水工作的开展。

各相关部门、镇(街)、学校都负有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职责,要大力开展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

水利、公安、农业农村、住建、应急等部门,镇(街)、学校要落实学生上放学途中和学生住家周边沟渠、塘堰、河道、水库、在建工程蓄水池等水域风险隐患排查,在相关区域设立安全警示标识标牌、隔离带、防护栏等防护设施。

水利、公安、应急等部门与镇(街)要落实对沟渠、塘堰、河道、水库、在建工程蓄水池等水域的安全巡查,及时劝阻制止学生进入危险区域。

镇(街)、妇联要落实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在周末节假日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学生安全。

(二)开展督查,强化考核

每年4月至9月期间,绵竹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将组成工作专班对相关部门、镇(街)、学校的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将纳入部门、镇(街)、学校的年度目标考核中。

                         绵竹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2022710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