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安全生产 / 正文

守护绿水青山 助推产业发展——云盖村村级林长吕剑履职典型案例

索  引  号:510683-2023-015278 文  号: 发布时间:2023-11-30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广济镇 关  键  词:绿水青山 产业发展 村级 履职 典型案例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守护绿水青山 助推产业发展

——云盖村村级林长吕剑履职典型案例

一、案例背景

广济镇云盖村位于绵竹市西北部,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共169户,418人,耕地54亩,自留地22亩,林地55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云盖村由于自然资源匮乏,多年来一直没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民收入主要靠在矿山企业采矿和外出务工。2008年“5.12”地震后,该村实行村内异地规划安置,二组、三组整体异地安置在一组集中重建,导致村内可利用土地较为紧张,加之随着矿山关闭,村民收入锐减,村内矛盾突出,管理治理难度增加。

面对这种局面,为了促进林农转型发展,增收致富,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兼顾森林资源保护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云盖村支部书记、林长吕剑始终将责任扛在肩上,带领村民植树造林、完善林区基础设施、发展林旅产业,将云盖村逐渐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山区文旅名村

二、工作举措

(一)着力“植绿、护绿”,擦亮生态底色、筑牢生态屏障。

一是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2022年带领云盖村完成营造林面积325.5亩、封山育林603.2亩、退化林修复272.1亩,2023年拓展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组织开展“村民+游客义务植树活动,完成全民义务植树2500。通过各种措施云盖村成功打造了竹海、松林、彩叶林、辛夷花林、紫藤长廊等四季景观;二是牢固树立林长制就是“责任制”的意识,把履职担当作为村级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发挥云盖村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召开林长制联席会议,研究调度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将林长制改革工作纳入村规民约,聘请老党员、老干部为“义务林长”,协同开展工作,实现了林长制工作全覆盖,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严格执行限额采伐、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护林员日常巡护等相关管理制度,云盖村未发生一起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也未出现一起森林火情火警、火灾。

(二)着力“活力、用绿”,推动生态发展、做强生态经济。

一是由支部牵头,动员村民成立了绵竹市金花镇云盖种植专业合作社、绵竹市陪嫁湾民宿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绵竹市广济镇云盖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等新型农林经营主体为全面推进云盖村生态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利用特殊的山口河谷地理位置和森林资源优势,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结合自身自然资源条件,利用村民闲置房屋,大力发展乡村民宿、森林康养等林旅产业

三、工作成效

围绕林长制工作目标,紧扣生态保护和发展任务,积极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创造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在家创业,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为游客提供配套服务的同时,从事采摘、游玩项目集体经营,让村集体有了更多的收入,村民每年能分得更多的利益,也解决了村民们的就业问题,让有劳动力的村民不用出村,就能找到活干;在助农增收的同时,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了共同富裕。截至2023年8月,全村共发展民宿经营户45户,特色山货、小吃等经营户22户,年接待住宿游客8万余人次,短途休闲避暑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经营收入800万元。同时村集体经济通过笋用竹生产加工、浆果采摘等林业产业和旅游经营项目实现年经营收入60万元。

云盖村因此先后获得了四川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四川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四川文明村”“四好村”“卫生村国家森林乡村”“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