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省地联动”责任体系。成立工作专班,建立“省厅政策指导—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镇街落地执行一村社末端落实”的五级联动机制,以村(社区)为最小评估单元,构建“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网格员包户”责任网络,试点镇21个村(社区)配备专职灾害信息员共46人。依托“网格化+信息化”采集987条镇村数据、924户家庭数据,风险底数同步接入省级数据库。
二是创新“精准评估”科学体系。依托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叠加“应急物资前置覆盖率”“家庭应急包配备率”等12项基层指标,构建“普查基底+动态修正”双源数据体系。开发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填报—初审一复核一验收”四级质检机制,修正数据偏差186处。创新“地震烈度速报+地质灾害物源监测”协同模型,在清平镇建立“空天地”监测体系,建立57个AI智能感知设备组成的监测网络。
三是构建“全链防控”应用闭环。利用综合减灾能力精细化评估成果,构建“1中心+8支点”应急物资网络,市级仓库储备57类2.2万件物资,8个沿山前置点配备27类2.5万件装备;锻造“专业队伍+基层力量”协同体系,市级建强16支468人专业队,镇街组建489人应急队,村社成立1866人应急分队;在37个灾害重点区域安装74套多灾种预警终端,实现信息15分钟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