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摸底建清单、明构成。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决策部署,细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成员单位职责,制定《德阳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实施方案》,建立文旅、经信等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共同为德阳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采取“部门协同+市县联动+政企协作”的方式,开展工业遗产普查摸底,明确工业遗产构成,评估工业遗产价值,建立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为科学规划、分类保护、有效利用提供有力支撑,整理收录四川金鑫公司老厂区、剑南春“天益老号”酿酒作坊和“东电印迹”工业历史文化园等重点工业遗存19处,并持续完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清单。
科学保护筑根基、强保障。按照“保护优先,以用促保”原则,指导工业遗产所有人开展国、省工业遗产申报认定。成功推动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及传统酿酒区完成国家级工业遗产现场核实,“东电印迹”工业历史文化园获批省级工业遗产并已完成公示。争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资金500万元,推动剑南老街提档升级。冶轴文创园利用市财政每年40—60万元补贴改造、规划旧厂房,成为德阳首个旧工厂改造的文化创意街区。目前全市已有省级工业遗产1处,力争申报省级工业遗产3处,打造3条工业旅游精品路线,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
活化利用促融合、育动能。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白酒、雪茄等地方特色工业文化资源,创新工业博物馆、文创园、研学体验、旅游观光等活化利用新模式。建成各类工业博物馆5处,申报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处,获评A级旅游景区2个,打造工业旅游精品路线3条。未来将持续打造工业研学标杆基地,逐步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工业研学产品体系。统筹存量工业旅游资源,示范带动、串珠成链,打造“国之重器”重工业游线、“味在德阳”轻工业线路等工业旅游精品线路。运用5G+XR、AI等新技术活化工业遗产,培植"工业遗产+"多元消费场景,打造工业遗产主题街区综合性文旅目的地。
转自德阳市经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