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支持外贸企业发展、降低交易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一、中小企业参保率较低
中小企业作为外贸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保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的扩大。然而,因出口信用保险的专业性较强,部分中小企业对其认知度较低,对相关的风险保障功能不了解,缺乏出口风险管理的意识,导致目前中小企业参保率普遍较低。
二、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
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呈现出不稳定、不确定的特点。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出口企业面临更为复杂的贸易环境。另一方面,国外买方付款能力的下降,使得出口企业面临更大的收汇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需要加强对国际贸易环境的研究和分析,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带来的挑战。针对不同地区的出口信用保险表现和风险特点各异,例如在高运输量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推动下欧洲成为后疫情时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得益于一些大型交易和中长期业务在2023年表现强劲。这些地区特点要求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在产品设计和服务提供上更加精细化,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三、承保机构有限
中国出口信保作为政策性保险公司,在出口信用保险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由于其政策性业务占比考核、人员费用预算等限制,其承保规模难以持续扩大。这导致部分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从而影响了其外贸业务的稳定发展。加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方式较为单一,保险费率相对较高,使得外贸企业难以接受,同时保险额较低,难以满足高风险企业的投保需求。这种单一的承保模式限制了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和承保规模,影响了其在外贸中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面临着中小企业参保率较低、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和承保机构有限等困难和挑战。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需要政府、保险公司和中小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培育和支持承保机构等措施,可以逐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为外贸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风险保障,促进外贸稳定增长。